一、結構與形狀
-
基本形狀
-
板式換熱器板片通常是薄的金屬板,形狀多為長方形。其四角有用于流體進出和連接相鄰板片的孔,這些孔的分布和大小是根據換熱器的具體設計要求而定的。例如,在一些大型的工業用板式換熱器中,板片的尺寸可能達到數米長和寬,而用于小型設備的板片可能只有幾十厘米大小。
-
波紋設計
-
板片表面有各種類型的波紋。常見的波紋形狀有水平波紋、人字形波紋等。這些波紋的作用是增加板片的表面積,同時還能增強流體的湍流程度。例如,人字形波紋板片,其波紋角度和深度會影響流體的流動狀態和傳熱效率。當流體在板間流動時,由于波紋的存在,流體的流動路徑變長,而且不斷地改變方向,從而使流體在較低的流速下也能形成湍流,提高了傳熱系數。
二、材質
-
不銹鋼材質
-
不銹鋼是板式換熱器板片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如304和316不銹鋼,304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適用于一般的水 - 水、水 - 油等介質的換熱場合。316不銹鋼含有鉬元素,使其在耐腐蝕性方面比304不銹鋼更優,特別是在含有氯離子等腐蝕性較強的介質環境中表現出色,例如在海水換熱系統中,316不銹鋼板片能夠有效地抵抗海水的腐蝕。
-
鈦及鈦合金材質
-
鈦板片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特別是在一些極端的腐蝕環境中,如在含有高濃度的酸性或堿性介質的化工過程中。鈦的耐腐蝕性主要源于其表面能夠形成一層穩定的氧化膜,這層氧化膜能夠阻止介質進一步腐蝕金屬。而且鈦合金可以通過調整合金成分來進一步提高其強度和耐腐蝕性等性能,不過鈦及鈦合金板片的成本相對較高。
-
哈氏合金材質
-
哈氏合金板片主要用于處理一些具有強腐蝕性的特殊化學介質。哈氏合金含有多種合金元素,如鎳、鉬、鉻等,這些元素的組合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能夠承受高溫、高壓以及強腐蝕性介質的作用。例如在煉油、化工等行業中,對于處理含有硫化氫等腐蝕性氣體的流體換熱過程,哈氏合金板片是很好的選擇。
三、工作原理與功能
-
傳熱功能
-
板式換熱器板片的主要功能是實現熱量的傳遞。當兩種不同溫度的流體分別在相鄰的板片兩側流動時,熱量從高溫流體通過板片傳遞給低溫流體。由于板片很薄,而且具有較高的導熱系數,熱量能夠快速地在板片兩側傳導。例如,在空調系統中的板式換熱器,制冷劑和室內循環水在板片兩側流動,制冷劑的冷量通過板片傳遞給循環水,從而實現室內的制冷。
-
分隔流體作用
-
板片能夠將兩種不同的流體分隔開來,防止它們混合。每塊板片的周邊都有密封墊片,確保流體只能在規定的通道內流動。如果板片密封出現問題,兩種流體會發生混合,不僅會影響換熱效果,還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出現故障。例如在食品加工行業的換熱系統中,如果用于加熱牛奶的熱水和牛奶發生混合,會導致產品質量問題。
四、制造工藝
-
沖壓工藝
-
板片的基本形狀通常是通過沖壓工藝制造的。將金屬板材放在沖壓模具中,利用壓力機施加巨大的壓力,使板材形成所需的形狀,包括板片的主體形狀和四角的孔。沖壓工藝能夠保證板片的尺寸精度和形狀一致性,對于批量生產的板式換熱器板片非常重要。在沖壓過程中,模具的設計和質量直接影響板片的質量,例如,模具的精度要高,才能確保板片的厚度均勻,波紋形狀規則。
-
焊接工藝(如有需要)
-
對于一些特殊結構的板片,如帶有加強筋或者組合式的板片,可能需要采用焊接工藝。焊接的質量直接影響板片的強度和密封性。例如,在一些大型板式換熱器中,為了增加板片的承壓能力,會在板片上焊接加強結構,焊接時需要嚴格控制焊接參數,如焊接電流、焊接速度等,以防止出現焊接缺陷,如氣孔、裂紋等,這些缺陷會降低板片的性能。
五、常見問題與維護
-
結垢問題
-
當流體中含有雜質或者礦物質時,在板片表面容易形成結垢。結垢會降低板片的傳熱效率,因為垢層的導熱系數比金屬板片低很多。例如,在熱水換熱系統中,如果水中含有鈣、鎂等離子,長時間運行后會在板片表面形成水垢。定期對板片進行清洗可以有效解決結垢問題,清洗方法包括化學清洗(使用酸性或堿性清洗劑)和物理清洗(如高壓水沖洗)。
-
密封墊片老化問題
-
密封墊片是保證板片之間密封的關鍵部件,隨著時間和使用環境的影響,密封墊片會出現老化、變形等問題。當密封墊片損壞時,會導致流體泄漏,影響換熱器的正常運行。定期檢查和更換密封墊片是板式換熱器維護的重要內容。例如,在高溫環境下,密封墊片可能會因為材料老化而失去彈性,導致密封性能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