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省內高校!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被授予全國 |
![]() |
價格: 元(人民幣) | 產地:本地 |
最少起訂量:1件 | 發貨地:本地至全國 | |
上架時間:2022-08-02 11:05:55 | 瀏覽量:750 | |
鄭州興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
經營模式:貿易型 | 公司類型:股份合作企業 | |
所屬行業:開發工具及系統 | 主要客戶: | |
![]() ![]() |
聯系人:徐杰 (先生) | 手機:18937198643 |
電話: |
傳真: |
郵箱:2748154847@qq.com |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蓮花街紅南路電子產業園 |
9月24日,2021年全國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務委員兼秘書長肖捷出席會議并講話,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被正式授予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2021—2023年)榮譽稱號,學校黨委書記李桂貞作為28個獲獎單位代表之一參加大會并領獎。
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評選工作由、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三個部門組織開展,此次評審按照《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行動實施方案》工作要求,經過層層評審選拔,最終全國共有168家單位獲此殊榮,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榜上有名,是河南省6家獲得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單位中的一所高校。 據悉,水效領跑者評審工作每三年開展一次,參選單位要符合水計量率、節水器具普及率和漏失率等技術標準要求和規章制度、計量統計、節水文化等管理指標要求,通過申報、推薦、審核等流程,評選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名單,并予以公布。長期以來,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始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節水工作全程納入學院常態化管理,廣泛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活動,讓節水護水理念深入人心,轉化為師生愛水、護水、節水的實際行動。并大力推動合同節水、學生宿舍中水回用、雨水回用等非常規水源利用項目的實施,節水效果顯著。 此次獲評水效領跑者稱號,是學校節能節水工作的又一個里程碑,學校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用水節水管理制度,推進校園用水計量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推進節水技術改造,加大節水工作力度,為深入推進綠色校園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學校是如何開展節水工作的? 下面,小編帶領大家詳細了解一下…… 抓責任,全員聯動促落實 頂層設計,全面謀劃。把節水工作全程納入常態化管理,與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學校年度重點工作等任務緊密結合,將節水任務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校園文化、服務管理各個環節。 強化領導,全員聯動。學校成立了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任組長,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后勤管理處。負責節水工作的組織實施工作。
完善制度促規范。學校嚴格按照《鄭州市節約用水條例》和《鄭州市城市生活用水定額實施細則》有關規定,制定并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及管理細則,規范用水記錄,每月對各樓棟的用水情況進行監督。《節水管理制度》《用水計量管理制度》《巡回檢查制度》《水電暖管理規定》《水工交接班制度》。
定期維護和維修用水設備且記錄完整
2018年,開展了水平衡測試項目,準確掌握學校用水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對學校用水情況進行規范和監督。 抓宣傳,多措并舉促引導 通過節能宣傳板報、日常班會、文藝表演、節水知識搶答競賽等形式,以“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師生的節能意識,養成自覺的節能習慣。在學校主要場所的洗手間和用水器具旁粘貼節水溫馨小提示,把宣傳教育做實做細。
校園節約用水宣傳欄 學校聯合鄭州市委、鄭州市水務局、鄭州市節水辦、中華惜水網等部門,開展了“人人節水 志愿先行”校園行活動。
抓改造,項目帶動促提升 推動節水設施改造。
投資升級更新了千余套自閉式沖水閥
對學生宿舍和教學樓的洗面臺進行改造統一更換為節水型器具
學生食堂紅外感應洗手池 推進節水措施改革。并改變以往傳統的按次不計時洗浴收費,采用按洗浴時間刷卡計費。通過實際運行對比,人均洗浴用水由原來單次生均65升下降到生均40升/每次,節水。
借助科技手段助力節水精細化管理。對學生宿舍用水(洗浴用水)安裝熱水洗浴系統,學生可通過手機APP軟件充值計費洗浴,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機或電腦對水箱、水位、水溫進行設置及調控實施用水精細化管理。對10棟學生公寓、4棟教學樓的用水管網改造,實行智能控水,遠程監控,閑時停水,減少管損。
|
版權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會員負責。機電之家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友情提醒: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相關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
機電之家網 - 機電行業權威網絡宣傳媒體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幫助 | 會員助手 | 免費鏈接Copyright 2025 jdzj.com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機電之家 服務熱線:0571-87774297
網站經營許可證:浙B2-200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