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污水處理廠冠宇GY明渠式紫外線消毒框架 |
![]() |
價格:12000 元(人民幣) | 產地:河北省石家莊 |
最少起訂量:1臺 | 發貨地:河北省石家莊 | |
上架時間:2021-07-16 10:42:11 | 瀏覽量:82 | |
河北冠宇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
經營模式:貿易型 | 公司類型: | |
所屬行業:原水處理設備 | 主要客戶: | |
![]() ![]() |
聯系人:韓偵軍 (先生) | 手機:13273116779 |
電話: |
傳真: |
郵箱:3534257980@qq.com | 地址: |
污水紫外線消毒模塊 污水框架式紫外線消毒模塊特點: 1.模塊所用材質均為***的316L不銹鋼,紫外C燈管及信號線纜均密封在消毒模塊內,不會暴露在污水和紫外光中。 2懸掛在明渠污水中。 3.整個模塊支架設計能防止發生意外時紫外線輻射到明渠外。 4.污水框架式紫外線消毒模塊在更換燈管或石英套管時,每個模塊能單獨起吊。 5.每一套***紫外燈模塊組件包括紫外燈管、石英套管、不銹鋼模架以及安裝在其之內的機械自動清洗裝置。 6.每根紫外燈管內置于一根單獨的石英套管內。套管的一端為閉口而另一端由燈管密封結構密封。 7.石英套管通過O型圈固定在框架上,從而使得石英套管不與框架上任何鋼體相接觸。每個紫外燈模塊組件水上部分IP65或相同當量密封等級,水下部分為IP68或相同當量密封等級。 8.石英套管的兩端在紫外燈模塊框架兩邊的鋼結構部分之內。 9.紫外模塊的設計考慮到操作人員方便更換燈管及石英套管,更換燈管及石英套管不需***人員及***設備即可操作。 10.在需要維護時,紫外線消毒模塊可由人工或機械起吊。
污水框架式紫外線消毒模塊優勢: 高效率:瞬間殺滅各種細菌、病毒。在設備額定消毒水量范圍內,根據不同水質,殺菌率可達99%——99.999%。 高質量:采用世界高質量美國或歐洲***紫外線C燈管,燈管使用壽命高達9000--12000小時。穩定性好:設備可以24小時連續、穩定運行。 可靠性高:采用的紫外線燈管其紫外線C(254nm)輸出利用率高達95%以上,消量充足,消毒可靠性更高。 實用性強:運行費用極低,操作維護更簡單,設備體積小,無噪音。 系統優勢 冠宇紫外線消毒模塊以其***的優越性在水消毒(特別是大水量污水消毒及回用水消毒)領域得到越來越***的應用。冠宇環保的工程師及消毒技術***致力于冠宇GY系列明渠式紫外線消毒器系統產品性能及穩定性的提高,該系列產品在未來的性能增強時易于集成在現有的系統中。 系統突出優點 1、系統結構:設計合理,獲得多項***技術。 2、電子鎮流器:穩定性能好,散熱效果好,模塊化設計,易于更換。 3、監測系統:可進行紫外光強監測,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使設備維修、維護費用大大降低。 4、水位控制系統: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多種水位控制方式,設計工藝更靈活。 5、自動清洗系統:水動清洗***高效,可完全免除人工清洗燈管的不便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6、紫外C燈管:壽命長,老化慢,預期使用壽命12000-20000小時,消毒性能有保障。 7、設備材質:選材優良,接觸污水部分均采用316L不銹鋼材質。 8、系統性能:高綜合效率使電耗及運行成本減少,系統維護的勞工強度更低。 9、系統體積:系統小巧緊湊,占地少,易于安裝和舊工程的更新改造。
紫外線消毒模塊系統應用優勢 1、運行安全:無化學消劇毒、易燃、易爆的缺點。 2、安裝方便:采用模塊化設計,適合復雜的現場條件。 3、操作簡便:只需接通電源,系統即可24小時連續運行。 4、運維費用低:紫外消毒系統總運行費用僅為1.2分/噸水。 5、無二次污染:不產生化學消毒方法帶來的副產物,對水體、環境和操作人員不產生危害。 污水框架式紫外線消毒模塊設計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1、 處理水量:包括設計水量,平均流量及流量變化系數均對處理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2、 紫外線燈客選型:即使總的有效輸出功率相當,燈管類型及數量上的差異都對殺菌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3、 水質指標:主要指標包括原水的懸浮物濃度,懸浮物粒徑,濁度,UVC透過率,細菌含量等; 4、 其它因素:包括設備使用的環境因素(如溫度,濕度),用戶其它特殊要求(如系統安裝方式等)
|
版權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會員負責。機電之家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友情提醒: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相關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
機電之家網 - 機電行業權威網絡宣傳媒體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幫助 | 會員助手 | 免費鏈接Copyright 2025 jdzj.com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機電之家 服務熱線:0571-87774297
網站經營許可證:浙B2-200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