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地面伸縮縫分割條價格
框架結構中變形縫的設置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教材《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下)中講得比較簡單,有些同學不太清楚。現在我就把框架變形縫的一些知識介紹給大家。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三種。它們設置的原因、設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區別也有聯系。分別介紹如下:
(一) 伸縮縫
它是為了避免溫度應力和混凝土收縮應力使房屋產生裂縫而設置的。設置伸縮縫時只需斷開上部結構,基礎可不斷開。
鋼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縮縫最大間距見下表。
鋼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縮縫最大間距
環境條件 室內或土中 露 天
現澆式框架結構 55 35
裝配式框架結構 75 50

在建筑中設伸縮縫會給建筑平面及構造處理帶來困難,不僅多用材料,也給施工增加復雜性。因此要采取其他措施減小溫度收縮應力,而盡量避免用設置伸縮縫的辦法。在長度超過規范規定的溫度區段長度的建筑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設后澆帶。混凝土早期收縮占總收縮的大部分,施工時把結構分為 -40 長的區段,各區段之間留出700-1000 寬的帶,暫不澆混凝土,待大部分收縮完成后(不宜少于40d)再用比原結構強度高5~10 的微膨水泥或無收縮水泥混凝土補澆成為連續、整體的結構。
2.在屋頂上采用有效的保溫隔熱措施,減小溫度變化對屋面結構的影響。
3.在高層建筑中,頂部數層和底部溫度應力問題較嚴重,可在頂部數層和底部數層設置局部伸縮縫。
4.在溫度應力較大的地方或對溫度應力敏感的部位多加一些鋼筋,如高層建筑中的外露現澆墻等。
(二)沉降縫
它是為了避免地基不均勻沉降在房屋中產生裂縫而設置的。沉降裂縫一般發生在下述部位:1)土層變化較大處;2)地基基礎處理方法不同處;3)房屋平面形狀變化的凹角處;4)房屋高度、重量、剛度有較大變化處;5)新建部分與原有建筑的結合處等。針對上述情況,在必要時須設置沉降縫將建筑物從屋頂到基礎全部分開,形成各自獨立的結構單元。在既需設置伸縮縫又需設置沉降縫時,伸縮縫應與沉降縫合并設置,以使整個房屋的縫數減少。其縫寬與地質條件和房屋的高度有關,一般不小于50mm,當房屋高度超過10m時,縫寬應不小于70mm。
但是沉降縫會使基礎構造復雜,特別在有地下室或地下水位較高的時候。因此,要盡量把高層部分和裙房部分的基礎做成整體,不設沉降縫。一種方法是可采用樁基,樁支撐在基巖上;或采取減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并經計算,沉降差在允許范圍內。另一種方法可以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分開施工,兩部分之間設后澆帶,先施工高層部分,再施工低層部分,待主體完工,已完成大部分沉降后,再澆筑連接部分的混凝土,連成整體基礎。
萊蕪地面伸縮縫分割條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