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13925713370銑挖頭的結構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2)通過計算銑挖刀銑挖巖石時的受力,確定了不同切削角和不同橫切速度下銑挖刀的受力值;采用Pro/E建立銑挖刀和銑挖刀刀座的模型,并導入Pro/Mechanica中,分析了不同切削角和不同橫切速度下,銑挖刀所受應力情況。通過對結果的細致分析,選取了銑挖刀最優切削角,為銑挖頭的設計打下了基礎。(3)為分析銑挖機的工作性能,本文對銑挖機銑挖巖石的工作過程進行了動態仿真。首先將銑挖頭三維模型導入到hypermesh中,并與其中所建立的巖石模型進行合并,分別構建了銑挖頭鉆進銑挖和橫向銑挖兩種工況的三維模型。進一步通過對模型的網格劃分、關鍵參數設置、約束及邊界定義、求解設置等,導出了適于LS_DYNA運算的K文件。將K文件導入ANSYS/LS_DYNA10.0中進行運算求解,得到了兩種工況下銑挖刀的受力圖。(4)本文進一步對影響外力的關鍵參數——銑挖刀刀尖軸向間距進行了研究,得到了更合理的刀尖軸向間距值。進一步對調整后的銑挖頭進行動態仿真分析,結果表明調整后的各銑挖刀受力差異性明顯下降,銑挖頭整體受力也下降了,這說明通過調整銑挖刀刀尖軸向間距使銑挖刀和銑挖頭受力更合理的方法是有效的,從而為后續研究中銑挖刀參數的進一步整體優化奠定了基礎。本文從理論模型、三維實體構建、動力學仿真、結構優化等方面對銑挖機銑挖頭的結構設計、性能分析及優化等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研究方法及結果不僅對銑挖機的設計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而且對銑挖機的國產化具有較好的工程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