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力特蓄電池12V38AH MF12-38/20HR供應商批發價格
賽力特蓄電池12V38AH MF12-38/20HR供應商批發價格
賽力特蓄電池12V38AH MF12-38/20HR供應商批發價格
MF系列密封電池要求采用限流恒壓的充電方法進行充電。在環境度為25℃的條件下,最佳的浮充電壓為13.6±0.1V 臺X臺數,充電開始時的電流應限制在0.25C10A的范圍內。
恒壓充電特性(25℃)如下圖:
|
 
|
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適宜的電池充電恒壓值可按下所示,找出整組電池的恒壓浮充電壓值(電池充電電壓X電池組中的電池臺數)。
|
【特性】 1)維護簡單,不需要像一般蓄電池那種補水和均等充電,維護簡便。2)持液性高,電解液被吸收與特殊的隔板中,保持不流動狀態,所以正常的操作情況下,即使倒下也可使用(90℃以上不能使用)。3)安全性能優越,有極端充電操作失誤引起產生的過多的氣體時可以放出,防止電池的破裂。4)自放電極小,使用特殊鉛鈣合金生產板柵,把自放電控制在最小,可以長期保存。5)壽命長、經濟性好,使用耐腐蝕性好的特種鉛鈣合金制成的板柵,擁有較長的浮動壽命。6)內阻小,由于內阻小越是大電流放電,特性越好。收貨須知:1、當您從快遞公司或物流工作人員處領取包裹時,一定要注意當場查驗包裹外包裝是否完好:2、確認外包裝無明顯壓扁、破洞、散開、潮濕以及無拆封痕跡等情況后再簽收;3、若遇以上情況,請當場打開檢查商品是否完好無損、是否可正常使用、數量品種是否齊全等;4、若有任何問題,請拒絕簽收并當著工作人員的面與我們聯系解決。

賽力特蓄電池有限公司是在中國大陸投資的蓄電池生產企業其有多年蓄電池研發生產及營銷歷史。賽力特蓄電池的技術團隊,由來自于世界電池工業領域最高水平的專家組成,擁有當今世界先進的膠體(Gel)和AGM電池生產工藝及技術。 賽力特蓄電池以其優良的品質、優質的服務深得用戶青睞,用戶遍及世界各地。
為更好的滿足賽力特蓄電池用戶的需求,向用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賽力特蓄電池公司于2003年12月投資立建了大規模的蓄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約5,000萬美元,生產基地占地120,000平方米、共有員工2000多人、其中外籍技術人員及專家共10余人。第一期生產基地主要用于密封鉛酸免維護蓄電池-膠體和AGM系列電池的生產(產品包括2V 6V 12V 及12V前引式系列)。二期已于2008年投產投產管式極板(Tubular plate)OPZV, OPZS系列電池、產品更加豐富,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 2008年產值達到10億元人民幣。
目前賽力特蓄電池產品,主要原材料均來源于德國。賽力特蓄電池的技術指標及性能均達到了歐洲和美國同類產品的水平,獲得了美國UL認證及歐盟的CE認證。通過信息產業部泰爾認證及中國船級社認證。賽力特蓄電池廣泛地應用于全球UPS、電信、電力、應急照明、太陽能系統、動力驅動、船舶應用等重要領域,80%以上產品返銷歐美市場電信、電力等高端市場。同時已經同多家世界知名電源及電池品牌建立了OEM合作關系!
賽力特蓄電池應用領域與分類:
◆ 免維護無須補液; ● UPS不間斷電源;
◆ 內阻小,大電流放電性能好; ● 消防備用電源;
◆ 適應溫度廣; ● 安全防護報警系統;
◆ 自放電; ● 應急照明系統;
◆ 使用壽命長; ● 電力,郵電通信系統;
◆ 荷電出廠,使用方便; ● 電子儀器儀表;
◆ 安全防爆; ● 電動工具,電動玩具;
◆ 獨特配方,深放電恢復性能好; ● 便攜式電子設備;
◆ 無游離電解液,側倒仍能使用; ● 攝影器材;
◆ 產品通過CE,ROHS認證,所有電池 ● 太陽能、風能發電系統;
符合國家標準。 ● 巡邏自行車、紅綠警示燈等。
賽力特蓄電池型號規格:
型號
|
電壓
|
容量
|
重量
|
外型尺寸(mm)
|
長
|
寬
|
高
|
總高
|
MF12-7
|
12
|
7.0
|
2.7
|
151
|
65
|
94
|
101
|
MF12-12
|
12
|
12
|
4.0
|
151
|
99
|
94
|
101
|
MF12-17
|
12
|
17
|
8.5
|
180
|
77
|
167
|
167
|
MF12-24
|
12
|
24
|
9.0
|
165
|
125
|
175
|
180
|
MF12-38
|
12
|
38
|
14.5
|
197
|
165
|
175
|
180
|
MF12-50
|
12
|
50
|
18
|
260
|
135
|
210
|
210
|
MF12-65
|
12
|
65
|
21
|
350
|
166
|
175
|
175
|
MF-12-100
|
12
|
100
|
27.5
|
328
|
170
|
215
|
215
|
MF-12-100
|
12
|
100
|
31.5
|
404
|
170
|
238
|
238
|
MF-12-120
|
12
|
120
|
33
|
404
|
170
|
238
|
238
|
MF12-150
|
12
|
150
|
51.5
|
520
|
240
|
220
|
230
|
MF12-200
|
12
|
200
|
60
|
520
|
240
|
220
|
230
|
賽力特蓄電池維護保養:
月度保養
1.全面清潔,保持外殼、端子的干凈整潔及排氣孔的暢通;
2.檢查殼體有無變形,端子是否腐蝕變色,是否漏液;
3.測量和記錄環境溫度、電池外殼溫度和極柱溫度;
4.測量和記錄電池組的總電壓,充電電壓發生漂移或環境變化應及時調整充電參數。
季度保養
1.重復月度保養的各項;
2.測量和記錄單只電池浮充電壓、浮充電流等參數,并及時調整;
3.檢查連接部件是否松動,如有松動應緊固螺絲;
4.對電池進行均衡充電,充電時間24H。
年度保養
1.重復季度保養的各項;
2.檢查安全閥是否松動,并旋緊,但切勿卸下安全閥;
3.電池組以實際負荷進行一次核對性放電實驗,放出額定容量的30%~40%。
賽力特蓄電池產品特性:
1、免補水、維護簡單
采用特殊設計克服了電池在充電過程中電解失水的現象,電池在使用過程中電液體積和比重幾乎沒有變化,因此電池在使用壽命期間完全無需補水,維護簡單。
2、密封安全、安裝簡單
電池內沒有流動的電液,電池立式、側臥安裝使用均可,無電液滲漏之患,而且在正常充電過程中電池不會產生酸霧。因此可將電池安裝在辦公室或配套設備房內,而無需另建專用電池房,降低工程造價。
3、使用壽命長
采用了耐腐性良好的鉛鈣合金板柵,在25℃的環境溫度下,正常浮充壽命可達10年以上。
4、高功率放電性能好
采用了內阻值很小的優質極板和玻纖隔板,而且裝配較緊,使得電池內阻極小。在-40℃~60℃溫度范圍內進行大電流放電,其輸出功率比常規電池可高出15%左右。
5、安裝使用方便
電池出廠時已經完全充電,用戶拿到電池后即可安裝投入使用。
賽力特產品特性
|
1. 壽命長。
|
2. 自放電率極低。
|
3. 容量充足。
|
4. 使用溫度范圍寬。
|
5. 密封性能好。
|
6. 導電性好。
|
7. 充電接受能力強。
|
8. 安全可靠的防爆排氣系統。
|
|
賽力特應用領域
|
1.多用途的
|
2. 不間斷電源
|
3. 電子能源系統
|
4. 緊急備用電源
|
5. 緊急燈
|
6. 鐵路信號
|
7. 航空信號
|
8. 安防系統
|
9. 電子器械與裝備
|
10.通話系統電源
|
11.直流電源
|
12.自動控制系統
|
|
賽力特蓄電池產品特點:
1、采用緊裝配技術,具有優良的高率放電性能。
2、采用特殊的設計,電池在使用過程中電液量幾乎不會減少,使用壽命期間完全無需加水。
3、采用獨特的耐腐蝕板柵合金、使用壽命長。
4、全部采用高純原材料,電池自放電極小。
5、采用氣體再化合技術,電池具有極高的密封反應效率,無酸霧析出,安全環保,無污染。
6、采用特殊的設計和高可靠的密封技術,確保電池密封,使用安全、可靠。
在數據中心能耗中,IT設備的能耗居首,其次為制冷能耗;以一個PUE=1.5的數據中心為例,電力系統消耗5%~10%,接近25%~35%是制冷能耗。探索低能耗提升效率,優化TCO成本的綠色節能制冷系統方式是本文探索的重點。
1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節能的界定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的綠色節能,由三個主要的指標來界定和評估:最大化制冷效率、最小化能量傳遞能耗和系統成本最優。因此對于數據中心制冷系統節能方式將從兩個維度進行分析評估,即從熱量傳遞途徑橫向進行剖析和制冷系統縱向的比對。通過對制冷系統的分解,可以劃分為四個級別(見圖1):

①從冷卻數據中心的IT設備的芯片級別開始,是設備部件級別的冷卻級,為第一級;
②IT硬件設備散熱到機架,是硬件設備的冷卻級,為第二級;
③若干設備組成的機架和機架列散熱,是機架和模塊級別的冷卻級,為第三級;
④機房內部熱量被冷卻系統傳導到室外,完成整個制冷冷卻系統的流程,為第四級,主要是縱向的不同類型制冷系統的對比。
這四個級別可以在每個層級進行分析對比,尋找每個級別最佳節能方式。最后,運營管理和能效管控系統是實現這些節能方式發揮效果的重要手段。
2 第一級別制冷系統節能方式:芯片/IT節點設備冷卻
(1) 風冷散熱片
風冷散熱片是最常見的散熱器件,一般是導熱性能比較好的鋁或銅等材料,加工成散熱翅片以增加散熱面積和效率,通過特殊的介質(通常是導熱硅脂)緊貼住發熱量很大的芯片,然后再在散熱片上固定一個風扇來增加流速,提升換熱能力,更快帶走熱量,從而達到對芯片散熱的目的。提升風冷散熱的途徑是提高散熱面積、提高換熱系數、提升輻射散熱效率、使用散熱效率更佳的材料、粘合充分接觸保證降低傳導熱阻等,風冷散熱片如圖2所示。

風冷散熱片的優點是簡單實用,且價格低廉。其缺點:
①冷卻效率不高,不能完全將CPU發熱量散發出去,僅依靠傳導和對流容易達到風冷散熱器導熱極限;
②隨著風扇的功率和轉速的增大,噪聲也隨之增大;
③由于風扇是運動部件,較易損壞,對可靠性有一定影響。
(2) 熱管散熱器(見圖3)

熱管散熱器對比常規的風冷散熱片有所改變,在最貼近CPU部分使用高效的熱管替代常規金屬基座。熱管是通過封閉的金屬腔體和毛細吸熱芯,充分利用了換熱工質在熱端蒸發后,在冷端冷凝相變(即利用液體的蒸發潛熱和凝結潛熱)和熱傳導原理,使熱量快速傳導透過熱管將發熱物體的熱量迅速傳遞到熱源外,其導熱能力高于同等質量金屬達到數量級的級別,而且平板型熱管的熱溫度場均勻,局部換熱量大,成為更佳的散熱解決方案,當然成本有所增加。
(3) 液冷
液體冷卻通常采用特種或特殊處理液體直接或近距離間接換熱冷卻芯片或者IT整體設備。液體冷卻分間接液冷和直接液冷。
間接液冷實質是冷媒與發熱元件被導熱材料分離,不直接接觸,而是通過液冷板、液冷頭等高效熱傳導部件,將被冷卻對象的熱量傳遞到冷媒中,冷媒再通過制冷系統實現冷媒的循環和降溫。
采用間接冷卻的液冷散熱系統,對IT設備沒有明顯改動,僅需將原風冷散熱片替換為液冷散熱片,成為冷媒換熱系統。常規情況下,芯片工作溫度為20~60℃區間,可以使用無相變的水(離子水+銅緩蝕劑)或者水氟轉換系統進行換熱,通過外部冷卻水或冷凍水系統實現系統換熱。該系統重點在于選擇合適的冷媒,并且設計復雜的冷媒管路到達每個機架,為每個IT設備設計無滴漏的快速接頭,保證液冷系統支持熱插拔,實現維護時不中斷整個系統,并避免換熱介質流出。流體直通式間接冷卻如圖4所示。數據中心中較多的循環管路,成了故障維護和水力平衡的難題。

直接冷卻是采用密閉的氟化液等礦物質直接浸泡冷卻IT設備的芯片、內存等發熱部件,形成密封的一級散熱循環系統,而二級循環系統可以采用自然風冷或者冷卻水系統進行冷卻。對比間接制冷系統,直接冷卻對發熱元器件冷卻的均勻度更好,冷卻液溫度可以更高,尤其是選擇一定溫度下相變的液體,局部散熱能力強,散熱效果更好;比如對于60℃的芯片,可以采用50℃冷卻水或冷卻蒸發溫度在55~60℃的冷媒流體,因此,即使夏季45℃高溫天氣,也可以實現直接新風冷卻或者冷卻塔,從而數據中心實現全年自然冷卻,降低能耗,這對于全球溫帶和熱帶區域實現制冷系統的高效帶來了突破,是有競爭力的制冷方案。整體浸泡式液冷直接冷卻如圖5所示。

但是液體冷卻面臨較多挑戰:
①目前液冷更適合于高功率密度和全新的服務器架構設計,無法兼容目前主流的風冷的服務器架構和數據中心設計,改造難度大。
②因規模和應用范圍的限制,尤其是部分IT設備部件材料在直接冷卻液體中的兼容性和化學穩定特性需要長期測試驗證,液體冷卻的成本較高。
③系統設計有待項目驗證和優化,如對于每個IT設備液冷需要大量的管路優化設計和水力平衡及流量控制、冷媒冷卻溫度的控制和二級循環冷卻管路的匹配聯動控制等。
④IT設備的維護更換需要液冷支持快速插拔無滲漏的更換,供電電纜和傳輸的光纜連接器等有源部件的密封和散熱都需要優化設計。
在這一級別的換熱環節中,不論散熱片還是熱管均需要IT設備級別的風扇強制對流換熱,二者的區別無非是使用換熱效率和溫度場均勻度方面存在差異,風冷散熱片的散熱極限一般為40W/cm2。
利用腔體內的沸騰或者熱管配合風冷強制換熱,常規做到100W/cm2,利用IC工藝制成的多根微型熱管陣列的水冷泵循環,其冷卻功率可達200W/cm2,而當水的流量為10cm3/s,水的溫升為71℃時,冷卻熱流高達790W/cm2,是目前散熱能力最大的水冷裝置。
3 第二級別制冷節能方式:IT設備機架散熱
這一級別的換熱是IT機架與數據中心區域環境的熱交換,可以將換熱方式劃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直接風冷換熱或風冷結合某種高效液冷換熱單元部分進行接力傳遞換熱;另一種是直接浸泡換熱。
(1)機架的風冷換熱
機架的風冷換熱的核心是在實現IT設備正常工作的均勻溫度場基礎上,實現溫差和風量的匹配均衡,其節能實現的途徑主要為兩種:第一種是在保證IT設備正常工作溫度基礎上,盡量提升送風溫度,保證合適的風量,降低上一級換熱系統的能耗,實現系統的節能,是主要的節能方式;另一種是大溫差減少送風量對應減少風機能耗的節能方式,調風量降低風機能耗主要是使用直流或者變頻風機根據IT設備工作情況進行自動調節,但是對于數據中心整個制冷環節,1臺250W的服務器常規配置兩個12~15W的風扇,風機能耗占比為5%左右,即使可以采用變頻或者直流風機對比定頻風機實現10%~20%的節能,但是整體節能空間僅(10%~20%)×5%=0.5%~1%,節能空間有限。
(2)IT機架氣流組織的改善
IT機架可以在滿足運營安全的情況下,去除機柜前后柜門改善氣流組織。目前機架常規的柜門開孔率在40%~70%,去除柜門,可以有效降低送風和回風阻力。
更有效的氣流組織改善方式是IT設備機架的進行盲板密封,可以將IT機架前后進出風空間有效密封,避免服務器吸入熱通道回流熱風而導致的局部過熱,增加IT設備的能耗,另外,這一措施為提升整體送風溫度做準備。
筆者在某運營的數據中心中,對比測試機架密封與不密封情況;在風冷空調送風13~14℃時,IT機架密封時正面進風溫度場比較均勻,穩定在14~15℃;而當機架沒有盲板密封情況下,因機架熱回風容易短路回流,整個機架溫度場會提升到20~22℃,服務器風溫度提升到30℃,出現局部區域過熱的趨勢。圖6和圖7分別是IT機架在密狀態下和有漏風無盲板密封狀態下的溫度分布圖。

(3) IT機架局部高效換熱
IT設備機架散熱效率提升,主要采用各種近距離高效換熱設備,如無風扇背板換熱器和熱管換熱器、有源的定點風機盤管(置頂/機架架空地板下均可)、列間空調、冰箱式內部風機盤管等;因應用場合和對于水進入機房的考慮不同,循環工質可以選擇水或者氟利昂等介質。
近距離制冷單元(見圖8)對比遠距離的機房空調等,有兩個亮點:一是機柜級別的換熱循環,循環路徑僅為機柜的深度或者高度,可以減少循環路徑中的漏風或者短路影響,即減少循環風機的能耗,風機能耗同比降低10%~20%。但因為風機能耗在整體能耗所占比例低,節能空間有限。二是直接最短距離與IT設備機架的熱回風直接換熱(IT設備熱回收常規在30~40℃),可以將循環換熱供回水溫度提升到17℃/22℃,對比常規數據中心制冷系統設計的循環供回水溫度(如10℃/15℃)提升了7℃,節能環節可以轉移在外部制冷循環上。有的文獻對各種空調系統的能耗系數做了比較,指出機房級別的風冷空調能耗最高,其次為高溫冷凍水空調,再次是機架級別的列間空調和水冷背板系統,最優為芯片級別,其能耗最低。所以,減少制冷環節中的損耗、更有效的冷卻換熱設備、更短途徑的冷卻發熱設備,能實現更低的能耗。

4 第三級別制冷節能方式:機架列-模塊房間節能
在機架列到數據中心機房的節能,主要是通過房間和區域的氣流組織優化,提升機房空調的利用效率,對于IT設備發熱源進行相對精確的冷量匹配,溫度場調優,實現最大化利用冷風冷卻IT設備,實現節能。節能方式有冷熱通道進行分離,再增加送風地板或回風吊頂,有組織的進行氣流組織引導,有效減少同等散熱量情況下的風量和壓頭損失,從而降低風機能耗;再次將冷通道或者熱通道進行密閉,從而保證送風溫度場的均勻,避免局部熱點,目的是提升送風溫度對應提高制冷系統的蒸發溫度從而實現制冷系統壓縮機功耗的降低,最終在第四級別的制冷系統級實現整體節能。圖9為典型冷通道密封情況下熱成像剖面圖,下部為地板風口,上部為通道門,兩側為服務器進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