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招標價格
許多機構都曾經對于市場上的電線、電纜質量進行過檢測,但是結果都不太理想,有些電線電纜產品的標準達到國家標準的不到50%,還有些甚至更低,單絲無論是因為市場很大但動力不足,還是因為國內電纜生產企業研發力度不足、低價競爭激烈,還是產品質量不高、生產成本高等,都直接造成電纜企業舉步維艱,甚至難以維持現狀,選擇關門歇業。
中國的中小型電線電纜企業其實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大力提倡“雙革四新”和“小改小革”,相繼涌現出一大批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極大地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改革開放以后,大規模地引進外國設備和技術,“拿來主義”成為技術進步的思維潮流。其結果,雖然我國電線電纜產業的設備工藝水平上了一個臺階,但極少形成自主技術產權。如今,面對國家提出的產品創新,應該在現有先進設備的基礎上,再次提出“雙革四新”和“小改小革”,從而使產品上檔次、上水平,并創造出企業自己的自主產權品牌。
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問題突出,主要有集中度偏低,競爭力不強;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創新能力薄弱,產品以中低端為主;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存在安全隱患等等,而所有這些問題在許多程度都被歸咎與電線電纜中小企業,因為中小企業在競爭中主打低價競爭路線,產品性能不高,甚至存在質量問題,難以取得當前國內大力發展的各個行業項目的青睞。
不可否認,許多對于電線電纜中小企業的指責是有一定根據的,由于電線電纜行業門檻低,所以小企業比較多,行業集中度不高,當前我國排名前十家電纜生產企業占據的國內市場份額僅為7%-10%,其中最大線纜企業占市場份額也只有1%-2.5%,而歐美國家線纜企業集中度達到80%以上。小企業本身因為資金和能力的限制,所以電纜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絕大多數生產企業往往只看重短錢,因此造成高端市場失守。再加上電纜行業屬于重料輕工的行業,隨著市場上銅價和各種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電線電纜招投標價格既透明又相對過低,企業按照行業標準和國標生產,嚴格執行工藝,勢必要大幅虧損,因此當下國內電纜行業深陷低價競爭的泥沼,產品質量堪憂。
中小企業難道真的只能到低價和劣質產品才能在激烈競爭的電線電纜市場上存活下來嗎?如果事實真的如此,那么未免也過于殘忍了一點。筆者并不這樣認為。我們看看日本,在許多行業都有一些“小微特”企業,電線電纜招標價格,所謂“小微特”是指這些企業雖然小,但是很有特點,產品也非常有特色,這樣的企業不但存活下來了,而且活的很好。我們的電線電纜中小企業為什么不從這方面著手,建立自己的特色呢?
一些小的電線電纜企業在利益的驅動下,為了節省成本開始忽視原料進廠把關,有的甚至故意使用劣質原料,一些廠家生產者甚至用好銅包壞銅,或者銅包鋼、銅包鋁來做電纜。劣質電纜、電線,一般人很難識別,電線電纜招標價格,就是專業人士不用儀器也分辨不出來。對于絕緣和護套材料,生產廠家也是想盡辦法偷工減料,例如低價買來廢棄的吊針瓶、吊針管等醫療垃圾,或者進口的廢舊塑料,合格產品用二三十年外皮都沒問題,而劣質材料用兩三年就會老化脫落。此外,廢舊塑料還含有鐵屑、銅屑等雜質,如果用作地埋電纜,容易滲水連電,造成嚴重安全隱患。所以現在產品線徑不達標、超負公差等偷工減料或用再生料做護套的現象相當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