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轉式格柵清污機性能及安裝方法
目前,小水電站一般是靠人工清污,大部分低水頭大流量電站,由于清污不及時,使攔污柵前后水壓差大大超過設計標準。汛期的停機清污和攔污柵的安全運行成為汛期發電時的一個問題。筆者認為在電站設計時,對攔污柵設計以及防污清污措施的選擇,應加以重視并綜合考慮。 根據國內20多個工程的攔污柵事故調查統計,由于水流中污物的特殊性使污物塞柵,或者攔污柵的設計欠妥,往往造成柵體壓彎、振動及失穩等問題。
1)柵條間距。柵條間距一般應按水輪機的類型和轉輪直徑D控制。軸流式水輪機D/20,混流式水輪機D/30,沖擊式水輪機為噴嘴直徑的1/5。在具體工程設計中,柵條間距應結合水流中污物的性質和數量,盡可能選擇 允許值。對大流量大機組,如軸流式水輪機,適當考慮以“排”為主。對小流量小機組,如混流式水輪機,則應以“攔”為主,柵條間距不宜大于100mm,但也不宜小于50mm。沖擊式水輪機的柵條間距一般也不應小于20mm。
2)柵前流速。對于壩后式和引水式水電站的進水口攔污柵,其流速一般采用0.8m/s~1.2m/s,水流中雜物較多時為0.8m/s~1.0m/s。小水電站一般采用人工清污,流速建議不大于0.5m/s~0.8m/s。由于難于清污,深式進水口攔污柵前流速不宜超過0.5m/s。
浮式攔污柵主體是由多個浮在水面上的攔污排連接而成。因為浮式攔污柵不僅有攔污要求,還有清淤通行的要求,所以要求浮式攔污排放入水中必須相對水平。浮式攔污排的浮體采用圓鐵桶,桶壁不宜太厚,一般5mm左右,外涂防銹漆。浮桶前后布置,兩浮桶間用鋼支撐聯結,浮桶上鋪木板供行走,迎水面的浮桶上焊接攔污柵格。為了***攔污排在水中的平衡,將迎水面的浮桶做長一些,后面的浮桶可做幾節,具體尺寸根據計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