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件制造按下列工藝進行:施工準備→放樣→下料→埋件拼焊→校正→防腐→驗收。
埋件下料尺寸應留足收縮余量,收縮量f=1mm/m,結合施工條件加以修正。埋件焊接也要采用對稱焊接,其校正可采用液壓校正機校正,使其滿足規范要求。埋件單件制造完成后,對接焊縫的接口處用銑床銑成坡口,以利于安裝焊接。
①、施工準備:埋件制造前,組織人員準備施工機具,進行圖紙會審、技術交底、編制材料需用和采購計劃、進行原材料采購及材料試驗等工作。
②、放樣:按圖選用材料;對材料先行平整;將材料置于平臺上,按圖放出大樣。大樣放好后,須經專職質量檢查員實地復查,無誤后才能下料。
③、下料:直線型下料,利用半自動切割機下料;圓型線下料,利用數控切割機床下料。下料時,要考慮切割縫余量以及焊接收縮余量,確保下料的精度。
④、開坡口:開坡口采用B81120A刨邊機,開坡口時應注意進料速度及坡口角度,坡口的鈍邊應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⑤、拼裝:拼裝必須在符合要求的平臺上進行拼裝。在拼裝時,要嚴格控制形位誤差。即:翼緣板對腹板的對稱度≤1.5mm。翼緣板對腹板的傾斜度≤1.5mm。構件拼裝完畢,經過檢驗員復檢合格后,即可點焊固定,點焊必須由正式的具有操作證的焊工點焊,其焊接工藝要求不得低于正式焊接的工藝要求。
⑥、焊接:埋件梁體焊接采用埋弧自動焊接,影響埋弧焊焊縫成形和質量的主要因素有線能量、接頭結構形式、尺寸、施工工藝及焊接材料性能,因此焊接時,主要應調節好焊接電流、電弧電壓,控制好焊接速度、坡口尺寸、焊縫間隙、焊絲直徑等參數。其余焊縫采用手工焊接,手工焊接時,應采用合適的工藝參數,運條要依照規范進行,表面波紋必須均勻;結尾不準留有弧坑,直線焊縫至邊緣,圓環形焊縫或方形焊縫首尾交接處均必須飽滿而不出現***或凹坑。
⑦、埋件的焊后矯正:埋件焊后,采用液壓矯正機進行矯正,使工作面直線度、側面直線度、工作面局平面度、扭曲等符合規范要求,表面需要加工的,按照圖紙設計要求進行加工。
(3)、 端頭處理:所有埋件端頭采用銑床進行銑削處理,確保安裝質量。
(4)、 埋件防腐:埋件制作成型后,對外觀進行休整后運至防腐場地進行防腐處理,具體工藝詳見噴鋅防腐工藝。
(5)、 成品堆放保護:埋件制造驗收合格后,運至成品區標識,整齊堆放,并注意保護,防止搬運途中及堆放過程中產生變形及損傷。
4、噴鋅防腐工藝
(1)、閘門門葉防腐
我公司根據圖紙和本合同文件要求,制定防腐工藝和施工規程,并報監理人同意后實施。門葉制造成形后,應對外觀進行修整,磨平門葉焊疤、飛濺及焊縫余高,經檢驗合格后,運至噴砂現場進行噴鋅防腐。噴鋅防腐將采用室內噴鋼丸除銹的***工藝,***、污染小,且粗糙度適中、鋅層附著力強。閘門噴鋅防腐應嚴格按照SL105-95及GB8923規范執行。為***閘門外形美觀,閘門油漆應一次涂成,以***色漆一致。閘門滾輪、側輪踏面涂紅色防銹漆,輪轂涂以黑色防銹漆。另外,閘門防腐時,要特別注意次梁內緣等死角位置,為了***噴鋅的厚度及均勻度,采用"十字"垂直噴涂法噴涂。防腐過程細述如下:
①、表面預處理
預處理前,將閘門表面化整修完畢,并將金屬表面化鐵銹、氧化皮、油污、焊渣、灰塵、水分等污物清除干凈。
表面預處理采用噴射除銹,所用磨料表面清潔干凈。噴射用的壓縮空氣經過過濾,除去油和水。
閘門表面除銹等級應符合GB8923《涂裝前鋼材表面化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中規定的Sa2.5級,使用照片目視對照。除銹后,表面粗糙度數值應達到40~70μm。閘門除銹后,用干燥的壓縮空氣吹凈。
②、噴鋅防腐
A、噴涂用的鋅絲應符合下列要求:鋅絲純度采用99.99%,不低于99.95%,鋅絲應光潔,無銹 ,無油,無折痕,直徑為φ2.0~3.0mm。
B、噴涂厚度按設計圖樣執行。
C、經除銹后,鋼材表面在2h內噴涂,如在晴和較好的大條件下,***長不超過8h。
D、噴涂力求均勻,不少于兩次噴完,噴束垂直交叉覆蓋。
E、噴涂經檢查合格后,及時用圖樣規定的涂料進行封閉,涂裝前將涂層表面灰塵清理干凈,涂裝在涂層尚有余溫時進行。
F、涂層表面產生少量夾雜時,用小刀剔刮,如缺陷面積較大,鏟除重噴。
G、金屬噴涂層的厚度測量,采用數控測厚儀測定。
③、表面涂裝
涂裝的涂料按圖紙規定選擇,涂裝層數,每層厚度,逐層涂裝間隔時間,配制方法,和涂裝注意事項,按設計文件或涂料生產廠家的說明書規定執行;
施工圖紙中注明不防腐的部件不得誤噴涂。
在下述施工條件下不得進行涂裝:
A、空氣相對濕度超過85 %。
B、施工現場環境濕度低于10℃。
C、鋼材表面溫度未高大氣露點3℃。
④、涂料涂層質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