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滿足設備二次灌漿的要求。
可冬季施工:允許在-10℃氣溫下進行室外施工。<杜拉纖維或聚丙烯纖維的橋接作用阻止了混凝土裂紋的產生和減少了裂紋源的數量,減少了混凝土內部缺陷,改善了混凝土的品質。提高了鋼筋的耐腐蝕性。由于鋼筋腐蝕主要是電化學腐蝕,這就減緩了外界的腐蝕性介質氯離子、氧氣、水分等擴散到鋼筋表面的速度,鋼筋表面電位差造成的局部電化學腐蝕速度降低,由此鋼筋的耐腐蝕性提高。杜拉纖維和改性聚丙烯纖維的分別加入都能對鋼筋混凝土塊中鋼筋的腐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灌漿料的抗離析:克服了現場使用中因加水量偏多所盡管粘貼鋼板加固RC梁可以有效的限制裂縫的發展,約束混凝土變形,顯著提高原結構的極限承載力和剛度等,但是用該法加固時,由于鋼板自重較大,在粘貼和焊接鋼板時,可能會由于結構外形復雜而對施工造成難度;而且,用錨栓固定鋼板,需在原結構上打孔,對原結構有一定的損傷;此外,由于鋼板外包,加固后期,需要對鋼板的銹蝕進行維護。導致的離析現象。
微膨脹性:保證設備與基礎之間緊密接觸,二次灌漿后無收縮。
抗開裂:現場使用中因加水量不確定、環境溫度不確定以及養護條件限制等因素裂紋現象。
灌漿料的耐久性強:經上百萬次疲勞我國的一些己建工程中出現了令人堪憂的類似狀況。如北京西直門立交橋,建成不到20年,就多處出現嚴重的病害,加上對交通流量的估計不足,不得不拆掉重建。近幾年所建設的處于高氯鹽環境的一些近岸工程、跨海大橋,如東海大橋等,其所出現的耐久性問題也非常突出。大量工程病害調査表明,眾多影響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因素中,銅筋銹蝕是最為顯著的一個。所以研究由于鋼筋銹蝕所對混凝土結構產生的影響尤為重要。對使用了構件尺寸主要影響混凝土內部水份喪失的速率,從而影響干燥收縮的速率。研究表明,將混凝土置于50%相對濕度的環境中,混凝土從表面逐漸向內干燥骨料中含有的氧化硅等物質容易和水泥或混凝土中的堿(Na2O、K2O)起反應,即堿骨料反應,顯然這是一種化學病害。該反應生成吸水膨脹的凝膠,使混凝土產生開裂。,1個月后可深入到7.5cm深處,而lO年后也只能深入到60cm。在處理具體工程實踐時,實際尺寸構件與試驗室小試件的差別必須予以考慮。對比現場墻、板構件與室內小試件的資料發現,前者的收縮只有后者同樣由腐蝕電流密度等于B/Rp可知,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線性極化的斜率來比較腐蝕電流密度的大小。線性極化的斜率越大,其腐蝕電流密度越小;炷恋母g電流密度相對于大部分正交試驗的要大。綜合以上四個因素,阻銹劑效果最佳組合是鉬酸鈉含量為0.Sg/L,吡啶含量為10mL/L,丙烯基硫脲含量為1.29/L,1,4丁炔二醇含量為29/L。的幾分之一,即由于混凝土的熱膨脹率比碳纖維板的高,當氣溫下降時,碳纖維板的溫度應力減小引起預應力損失;當氣溫上升時,預應力又得到恢復。溫度引起的碳纖維板應力較大,在評估加固橋梁的長期性能和使用壽命時必須予以考慮。另外,在加固施工時,可根據計算結果和實際需要,適當地增大或減小張拉控制應力,以減小溫度效應引起的預應力損失。由于碳纖維板的抗拉強度很高,即使在施加預應力后,仍有很大的強度儲備,所以為了提高橋梁剛度和減小預應力損失,在橋梁混凝土質量允許的條件下,宜選擇在溫度較低時進行加固施工,防止熱膨脹引起的預應力損失,保證設計的預應力度和加固效果。使是試驗室資料,試件的不同尺寸也會導致收縮試驗結果的較大差異。15年的老化鋼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進行了承載力試驗,建議對銹脹裂縫寬度按《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評為d級的構件,在承載力計算時宜乘以協同工作系數O.95。在分析服役鋼筋混凝土簡支橋面板受彎承載力時,提出了用鋼筋作用系數反應粘結力退化對承載力的影響,將粘結受損的鋼筋等效為相同拉力條件下粘結完好的鋼筋,并根據混凝土保護層的破損狀念給出了鋼筋作用系數的取值。對陜西鋼廠車問使用36年的鋼筋混凝土梁進行承載力試驗。試驗50次凍融循環實驗強度無明顯變化。在機油中浸泡30天后強度明顯提高。
早強、高強:2天抗壓強度≥20Mpa;3天抗壓強度≥30Mpa;28天抗壓強度≥65Mpa。
具有自流性好,快硬、早強、高強、無收縮、微膨脹;無毒、無害、耐老化、對水質及周圍環境無污染,自密性好、防銹等特點。
灌漿料主要用于:地腳螺栓錨固、飛機跑道的搶修、核電設備的固定、路橋工程的加固、機器底座、鋼結構與地基懷口、設備基礎的二次灌漿、栽埋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和改造、舊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治理,機電設備安裝,軌道及鋼結構安裝,靜力壓樁工程封樁,墻體結構的加厚及漏滲水的修復,各種基礎工程的塌陷灌漿以及各種道路、橋梁、隧道、機場等搶修工程。 &nbs結構設計根據使用用途和各種荷載作用,提出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由于超高層結構承受較大的垂直荷載和地震作用,下部承重柱往往要采用較高的強度等級,但應僅限于柱子強度,而樓板、梁及地下室外墻,尤其是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絕對不應跟柱子選擇相同的強度等級,應當根據具體荷載條件盡可能選擇中低強度等級,一般為C20.C30,最高不超過R60C35是較合理的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強度等級;炷恋脑O計強度一般為28d齡期強度R28,但很多試驗資料表明,混凝土在28d后強度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由于一般基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所承受的設計荷載要經過較長時間以后才逐步施加其上,因此只要經過充分的論證,我們可以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R45、R60或R90作為混凝土的設計強度。這樣,單位體積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就可以減少40~70kg/m3,水化熱減少可觀,同時為保證結構混凝土的強度滿足使用要求,這種后期強度的利用應經設計單位同意。p;
★灌漿料的<安全環保要求鉆機防止漏電事故,機具操作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B>包裝貯運
1.包裝規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當時的公路橋梁是根據1972年之前的設計標準設計的,這部分橋梁大約有13.6萬座,其中設計荷載低于汽一10級的大、中橋約有8.7%,有4千多座被評定為危橋。這一狀況在部分偏遠地區更嚴重,給我國交通發展造成了很大的瓶頸。這些狀況不僅出現在國內,國外也有類似情況混凝土碳化是指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與滲透進混凝土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的酸性氣體S02、HS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炷撂蓟膶嵸|是混凝土的中性化,混凝土的碳化伴隨著混凝土的收縮,并與混凝土的干燥收縮共同作用,導致混凝土表面開裂;炷羶炔康奶蓟够炷潦︿摻畹谋Wo作用,如有水和空氣的存在,則混凝土中的鋼筋就極易腐蝕,鋼筋銹蝕又進一步引起混凝土的脹裂。。上世紀80年代初,在美國進行的的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國內56.6萬座公路橋梁中,約有45%的混凝土橋梁有損傷,17.3%的橋梁設計荷載不能滿足當前交通而限載或者封閉。格:50kg/袋,存放在通風干燥處并防止陽光直射。 地鐵隧道襯砌結構外部和內部分別與土壤和空氣接觸,因而兩側環境條件不同,導致耐久性影響因素不同和破壞情況均有差異。對于地鐵隧道襯砌結構內側的環境,位于地面之下,相對封閉,洞室內濕度較高,空氣流通不暢,內部氣溫變化不大,二氧化碳濃度高于一般建筑物,所以地鐵隧道襯砌結構碳化腐蝕環境較為嚴酷,因此有必要對隧道襯混凝土中不同劃傷程度的復合涂層鋼筋在實驗室干濕循環中的腐蝕電位隨德環周期的變化圈。不闋程度劃傷的復合涂層鋼筋的腐蝕電位箍循環周期都呈現一定的波動性,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這是由予壤外層的環氧涂層具有較多缺陷所致。但是,在實驗的后幾周期,腐蝕電位的數值比較接近,可能是腐蝕產物堵塞了缺陷(包括劃瘦)部位所致。砌結構抗碳化耐久壽命進行研究。
<對于碳纖維強度折減系數771,考慮到粘貼碳纖維布可能會存在一些缺陷,碳纖維材料有時并不能發揮全部的強度,根據材料性能試驗及有關資料,并考慮到現階段試驗數據較少,為偏于安全。埃担埃福粚τ谔祭w維材料與原有鋼筋的共同工作系數仍,考慮到二次受力的影響,一般可。埃福ⅲ保。P class=MsoNormal>2.灌漿料的保質期為6個月,超出保質期應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
3.產品包裝以實際發貨為準,此圖片僅為參考。
★灌漿料的灌漿料分類
一、基礎處理
基礎表面應進行鑿毛處半電池電位法等電化學技術不僅是研究混凝土中裸鋼筋腐蝕的常用方法,也是研究表面帶有涂覆層的鋼筋在混凝土中的腐蝕與保護行為的有效技術。特別是,電化學噪音在測量過程中不引入人為擾動,對局部腐蝕有更高的靈敏度,還可提供關于腐蝕速度和腐蝕機理方面的信息。由于小波變換在處理暫態以及非穩態信號方面的優勢,電化學噪音的小波分析可成為研究表面帶有涂覆層的鋼筋在混凝土中的腐蝕與保護行為的強有力研究手段。理。清潔基礎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浮灰、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灌漿前24小時,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灌漿前1小時,清除積水。
二、支模
1、按灌漿施工圖支設模板。模板與基礎、模板與模板間的接縫處用水泥漿、膠帶等封縫,達到整體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2、模板與設備底坐四周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漿施工。
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水灰比的降低,自收縮在干燥條件下的總收縮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水灰比為0.50的混凝土ld時自收縮值只達到其總收縮值的30%,而水灰比為0-3的混凝土自收縮所占比例為52%。這可以用相對濕度變化理論來解釋。水灰比小的混凝土微觀結構密實,不易與外界進有的結構按理論計算的溫度應力己達到使結構開裂破壞的程度,但實際并非如此。一般試驗測得的溫度應力比理論計算的溫度應力要低34-44%。如果約束變形是逐步增加的,每一微小的變形引起的約束應力逐漸松弛,那么受力過程中任何時間的應力都達不到一次出現時的瞬時最大應力,且遠比一次性變形的彈性應力小,這對于裂縫控制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其條件是盡可能讓隨時間陸續出現的臺階式變形的級差小些,延續時間長些,也就是盡可能地減緩降溫和收縮,利用應力松弛的有利方面控制裂縫。行水份交換,水份擴散困難。同時,低水灰比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低,早期水泥水化進行使自由水消施工前應認真閱讀設計施工圖,必須要將結構面清理干凈,按設計圖紙,放線標明鋼筋錨固點的鉆孔位置,鉆孔位置標明后由現場負責人驗線。耗得較快,為了保證水化作用的進行,只有消耗其內部毛細孔中的毛細孔水及吸附水,使得混凝土內部相對濕度迅速下降,毛細孔水產生的毛細壓力立刻增加,水泥石承受這種壓力后產生壓縮變形而收縮,即自收縮不斷增加。3、模板頂部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坐上表面50mm。
4、灌漿中如出現跑漿現象,應及時處理。
三、灌漿料配制
1、一般地,按通用加固型13-14%的標準加水攪拌,豆石加固型按9-10%的標準加水攪拌。
2、高強無收縮灌漿料的拌和可以采用機械或人工攪拌。建議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機械攪拌,可保證攪拌充分均勻,攪拌時間3-5分鐘。人工攪拌時間在5分鐘以內完成。攪拌完的灌漿料,隨停放時間表增長,其流動性降低,應在40分鐘內用完。嚴禁在高強無收縮灌漿料中摻入任何外加劑。<裂縫間距比較均勻,第一條裂縫一般在分配梁下開始,裂縫的初始間距和初始位置與板中的分布鋼筋有比較密切的關系。而試驗二中裂縫則出現較少,一般為3到5條,這些裂縫是在加載過程中,板底混凝土應變大于極限應變產生的,裂縫間距較試驗一大。而在本次試驗中,極少發現新生裂縫,裂縫條數一般為2到3條,觀察發現這些裂縫并不像前述裂縫,前兩次試驗中裂縫主要是由荷載產生的,荷載導致板底面應變達到了混凝土極限拉應變,而本身試驗是由原有的橫向分布鋼筋銹蝕裂縫,在荷載作用下被拉寬擴展所導致的,主要集中在兩加載點附近,其中1或2條寬度較大,破壞主要由這1或2條引起。所以板底面橫向銹蝕裂縫的存在對板的破壞形式影響較大。對比分析表明,隨著銹蝕板齡期的增長,板內鋼筋銹蝕率增大,相繼出現了縱筋銹蝕裂縫、分布鋼筋順筋銹蝕裂縫、保護層脫落,這些都影響著板破壞時底面裂縫的分布形態。另外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縱筋銹蝕裂縫變化較小。/SPAN>
四、灌漿施工拉伸試驗表明,變形鋼筋隨著銹蝕程度的增加,其名義屈服強度和名義極限強度總體趨勢為線性降低,但隨著銹蝕程度的增加逐漸偏離直線,這主要是由于隨著銹蝕程度的增加,局部銹蝕的不均勻程度愈加顯著的緣故。方法
1、較長設備或軌道基礎,應采用分段施工。<控制裂縫寬度的理由是,過大的裂縫會引起混凝土中鋼筋的嚴重銹蝕降低結構的耐久性,同時,過大的裂縫會損不結耗的外觀,引起使用者的不安。這些美于鋼筋混凝土裂縫的控制、預測、預防和處理工作,稱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控制,這方面的研究課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技術經濟意義。/SPAN>
2、灌漿開始后氯離子不斷地結合Fe生成氯化鐵后,與OH一發生反應后重新釋放,繼續去結合新的Fe。這種反應過程是惡性的.混凝土中及鋼筋表面的氯離子并不會消亡。只 要氯離子存在,這種反應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直至鋼筋完全被銹蝕。資料表明.混凝土中氯化物含量達0.6~1.2kg/m’,鋼筋的腐蝕過程就可以發生。由于氯離子對鋼筋混凝土的危害,對混凝土中氯化物的含量應嚴格加以控制。,必須連續進行了,不能間斷,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五、養護
1、冬季施工時,灌漿料、拌和水及養護措施應符合現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
2、灌漿后24-36小時不可受到振動,以避免損壞未結硬的灌漿層。
3、灌漿完畢,灌漿料初凝后應立即加蓋草袋或巖棉被,并保持濕高性能水泥復合砂漿是以硅酸鹽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摻和料為主要成分,并基于植筋法的砌體.復合砂漿枯結面抗剪試驗研究添加一定比例的外加劑和少量有機纖維,加水和砂拌合而成的一種具有良好工作度的砂漿,具有高強度、低收縮、高抗裂性、密實性好的優點,并與原構件混凝土表面有較高的粘結強度。加固時在界面上涂刷界面劑,界面劑以硅酸鹽水泥和外加劑拌合而成,是一種低稠度漿體,可以顯著增強高性能水泥復合砂漿與原構件的粘結性能。潤。
1、高早強型專用灌漿料,主要用于:施工時間短,4小時強度達C20,立即可運行設備,灌漿層厚度30mm<δ<200mm二次灌漿搶工期工程,路面快速修復。
2、高強通用型灌漿料,主要用于:有很多結構物取消伸縮縫和后澆縫,其理論依據是:混凝土底板或長墻的溫度收縮應力與結構物的長度呈非線性關系,長度是控制裂縫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可以通過調節其它有關因素達到控制裂縫的目的。后澆帶釋放差異沉降問題,根據近20年的有關沉降觀測資料,結構封頂前釋放的差異沉降應力約為20-45%,如果后澆帶的封閉時間提前至底板澆筑后2.3個月,釋放的應力是微不足道的。在對上海的一些樁基和箱基調查中,發現后澆帶封閉時主裙樓沒有沉降差異。一般后澆帶的鋼筋并不切斷,限制了混凝土的自由收縮。根據實測,樁基和箱基的差異沉降與基礎的整體剛度有明顯關系。主裙樓基礎聯合為一體的差異沉降遠小于設縫基礎的沉降。設置伸縮縫本質上就是減小結構的長度,從而減小約束。國內對于粘鋼加固技術的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1985年遼寧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首次編制了《鋼筋混凝土受彎試驗結果表明,粘鋼能顯著提高鋼筋混凝一梁的抗彎性能。并且隨著粘鋼面積的增大而提高。粘鋼加固梁的撓度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加荷初期,混凝土開裂之前,鋼板與混凝土共同工作,隨著彎矩的增加,撓度曲線大致呈線性變化。第二階段,在拉區混凝土開裂后,構件的剛度有所降低,彎矩一撓度曲線出現第一個轉折點。由于開裂截面拉區混凝土退出工作,所承擔的拉力全部由鋼板與鋼筋承擔。隨著荷載的繼續增大,此時開裂截面處的鋼筋應變有明顯的增大(突變)。當鋼板及鋼筋應力到達屈服時,梁的受力性能將發生質的變化,彎矩一撓度曲線出現明顯的轉折,使梁進入第三階段——屈服階段。構件外部粘鋼加固技術規定》,而后,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同濟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對粘鋼加固的方法、原理進行了更深次的研究,并編制了相應的規范及加固規程。地腳螺栓錨固、裁埋鋼筋,灌漿層厚度30mm<δ<200mm的設備基礎二次灌漿,有抗油要求的設備基礎二次灌漿。
3、高強豆石型加固灌漿料,主要用于:灌漿層厚度≥150mm的設備基礎二次灌漿。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礎和地坪的補強加固(修補厚度≥40mm),有抗油要求的設備基礎二次灌漿。
4、高強超細型專用灌漿料,主要用于:預應力孔道灌漿,灌漿層厚度10mm<δ<150mm設備二次灌漿,混凝土梁柱加固角鋼與混凝土之間縫隙灌漿。灌漿施工說明。
在我國傳統的加固方法中,加大截面加固法和預應力加固法是常用的方法己在實際工程中得到成功的應用,但這些加固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鋼筋混凝土結構常用加固方法有:包鋼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適用于大型結構和大跨結構,施工簡便,而且不明顯增加構件截面尺寸;缺點是用鋼量較大,費用較高,不宜用在腐蝕環境中。江西豐城高強灌漿料廠家直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