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央企奔跑在“一帶一路”
                發布者:jsxxsbxg  發布時間:2017-05-12 18:30:59

                在國家電網實施“電力絲路工程”重要支點的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施工現場,轟隆隆的機器聲,讓沉寂了一個冬天的戈壁熱鬧非凡;作為世界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巨無霸”,中國中車已成為中國高鐵走出去的一張名片,正在重塑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的競爭格局……

                這只是央企參與“一帶一路”的片段節選!耙粠б宦贰眹H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在即,央企“一帶一路”的成績單亮點紛呈。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三年多來,建筑建材、工程機械、裝備制造、資源能源及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的各大央企積極響應,海外業務訂單及投資并購數量勁增。在此期間,經過不斷探索,央企“抱團出!睗u成潮流,不僅擴大了各企業的業務規模,更加深了企業間的合作深度。

                效益篇:海外業務勁增

                隨著央企積極部署“一帶一路”,越來越多海外項目簽約、落地,相關上市公司交出了亮眼的海外業務“成績單”,其中尤以滬市的一批建筑建材、工程機械、裝備制造、資源能源及交通運輸行業的大型上市企業最具代表性。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領域,建筑、建材、鋼鐵、設備制造等基建類滬市上市公司通過工程承包、海外建廠、產品出口等占得先機。在國家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建筑類上市公司海外工程承包業務實現大幅增長。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目前滬市建筑類上市公司共有46家,其中17家有海外業務收入,2015年共實現海外收入2259億元,同比增長17%。部分龍頭企業擁有豐富的海外項目經驗,已率先實現“一帶一路”項目優勢對接。其中,僅中國電建一家企業就簽署了52個“一帶一路”項目,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建筑和中國交建等四家企業各自簽署項目10個以上,共涉及金額約4300億元,地域分布以巴基斯坦、伊朗、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和安哥拉、肯尼亞等非洲國家為主。

                2016年以來,我國進一步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步伐,雙向投資保持較高水平,全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760億美元,增長9.7%,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的47.7%。

                中國中冶年報顯示,2016年公司重點布局多邊合作、互聯互通及“一帶一路”涉及的區域市場,對30多個重要目標市場進行深度開發和聚焦式營銷。報告期內,公司海外新簽合同額573.1億元,同比增長39.5%。目前公司在建海外項目共329 個,合同金額165.77億美元。其中,重大海外工程類項目(合同額大于1億美元)共37個,合同額126.71億美元,占在建項目總合同額的76.44%。

                鋼鐵、建材行業上市公司亦是建設“一帶一路”的主力軍。數據顯示,滬市28家建材類上市公司中,12家有來自海外的業務收入,2015年海外收入總金額達78億元,同比增長18%。這些企業在印度、馬來西亞、老撾、蒙古等國建設了大量鋼材、水泥、玻璃等建材生產線,其中水泥技術工程及裝備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45%以上。就企業而言,海螺水泥2016年海外業務收入大幅增長40%,主要得益于在印度、印尼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的水泥生產線投產。

                在能源領域,“一帶一路”成為中石油海外業績的一大亮點。“中石油海外業務中,‘一帶一路’沿線19個國家共執行近50個油氣合作項目!敝惺秃M饪碧介_發公司新聞發言人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中石油海外油氣產量和經濟效益的主要來源地。在大部分國際大石油公司上游業務虧損的情況下,中石油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好于預期。2016年,中石油海外新增油氣可采儲量完成計劃的160.0%;完成油氣權益產量當量7601萬噸,完成計劃的105.4%。

                此外,“一帶一路”為設備制造企業“走出去”注入了強勁動力。據悉,滬市114家設備制造類上市公司中,92家有海外業務收入,涉及工程機械制造、紡織服裝制造以及運輸設備制造等子行業。其中,工程機械制造龍頭三一重工2015年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70%來自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泰國、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

                中國中車亦借力“一帶一路”不斷擴大海外業務規模。公司2016年年報顯示,海外經營業績成效顯著,相繼獲得肯尼亞內燃機車、泰國BTS地鐵、印度地鐵、巴基斯坦貨車等訂單,傳統市場地位繼續鞏固;成功中標芝加哥地鐵項目、澳大利亞墨爾本地鐵訂單、捷克動車組訂單,鐵路裝備產品進入發達國家已成常態。據悉,公司首個海外制造基地——馬來西亞制造中心已成為東盟地區經貿合作的亮點和“一帶一路”戰略示范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深市也有280多家上市公司通過產品出口、工程建設、設立制造基地或研發中心、收購資產等多種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深市主板為例,有49家上市公司積極貫徹“一帶一路”戰略,在63個國家或地區開展業務,其中招商蛇口形成了“前港、中區、后城”的生態發展路徑,將“蛇口樣本”在吉布提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

                規劃篇:進一步深耕“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初現,未來,各大央企還有哪些計劃?

                “目前,國機集團涉外業務收入占整體收入的60%以上,在央企和行業中均排在前列!痹趪鴻C集團2017年工作會議上,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表示,未來,國機集團要把推動國際業務轉型升級作為重點。具體來看,一是鞏固壯大傳統的國際工程承包、進出口貿易等業務,加強海外市場的區域化、屬地化建設;二是注重拓展海外綠地投資、特許經營等項目,適時開展以獲取境外先進技術、高端人才、戰略資源、品牌渠道為目的的兼并收購和股權合作;三是探索發展跨境電商、“互聯網+”業務模式;四是把握海外農業市場的發展空間,做強做大集團農機裝備板塊。

                任洪斌還透露,未來,國機集團將抓緊搭建重裝新平臺,整合集團重大裝備領域制造、總包、貿易和研發方面的優勢資源,完善鏈條。

                國家電網則依托特高壓、智能電網核心技術,發揮電網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優勢,以“三電一資”(電網、電源、電工裝備和資源)為重點,大力開展國際化經營,業務布局從發展中國家向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的新興經濟體、發達國家全面拓展。國家電網把投資境外國家級輸電網、大型電網項目作為國際業務發展的主要領域,先后成功投資運營了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的骨干能源網。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舒印彪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是國家電網公司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際化戰略的重中之重。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經與許多“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合作關系,正在推進一批電網互聯互通、工程總承包、電工裝備產能合作等方面的項目,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東方電氣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計劃深度挖掘印度、印尼、巴基斯坦、越南等傳統市場,全力開拓中東、中亞等潛在市場,積極開拓東歐、非洲等新興市場。向產業鏈上下游擴展,創新商業模式,立足境外設備成套、電站EPC,拓展境外電站后期服務、前期可研,探索投資、建造、運營一體化項目,以及加強火電高參數、高效率、低排放產品,大型高效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的海外市場推介與項目開發。

                中國中車提出了針對鐵路裝備業務的發展規劃:公司將抓住“一帶一路”以及國際產能合作機遇,做好以中國標準動車組為代表的軌道交通裝備、技術、服務整套解決方案和標準輸出,建立全球化業務協同平臺,加快“走出去”步伐。打造系列化、模塊化、標準化的產品結構和技術平臺,強化關鍵零部件的創新能力建設與內部配套,推進服務化轉型,加快向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轉變。

                據記者了解,中國中車計劃統籌采用直接投資、并購、聯盟等方式,加快國際市場布局和拓展。力爭2020年海外業務總簽約額在2014年基礎上翻一番,2025年達到總收入的30%-40%。

                配合中國高鐵“走出去”,中國中鐵(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將自主設計研發的鋪軌機、樁工機械、盾構后配套電機車等裝備產品,逐步銷售到東南亞、非洲、中東和南美市場。記者了解到,2014年以來,中國中鐵制定出臺了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提出了16項改革工程,推進100項改革任務,特別是把海外經營體制改革列為深化改革的重點。2015年,中國中鐵又對海外資源進行了全面整合,對所屬中鐵國際和中海外兩家專業外經公司進行重組,打造中國中鐵海外經營旗艦。

                對于未來布局,中國中鐵力爭到“十三五”末,海外業務占比達到15%。尤其要強化資本運作、模式創新,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全力運作好新的投融資平臺,力爭通過小投資帶動大承包。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表示,要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金融資本的對接合作,借助資本力量撬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型園區項目和鐵路項目的開發實施。通過收購、投資或與發達國家公司合作,努力在發達國家市場實現新突破。充分利用“一體兩翼”平臺和振華重工海外經營網絡,實現整體出海。

                特色篇:“抱團出!闭惺蕉

                記者注意到,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央企強強聯合展開項目合作,甚至通過股權合作“抱團出!钡陌咐找嬖龆,一方面可以增加中國企業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減少內部競爭的有效方式。

                新興際華在印度的鋼鐵球團項目為例,集團董事長劉明忠介紹說,雖然印度當地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面臨印度礦產不能出境加工銷售,只能在當地消化等問題;同時,公司在印度也缺乏銷售產品的網絡和經驗。為此,新興際華與一家鑄管企業以及中國五礦集團合作運行這個項目,實現了多方共贏,成為中國企業成功投資印度鋼鐵行業的首例。

                中國電建和中國華能、東方電氣集團則于2015年4月簽訂合作協議,以“編隊出!钡姆绞絽⑴c“一帶一路”建設。據介紹,三方在電力能源領域關聯度大、產業互補性強,此次合作旨在發揮各自在國內外信息資源、業務渠道、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做到資源共享,在合作實施項目上對各階段的相關工作提供支持。

                中國石油化工企業為航空、航天、遠洋運輸、重型機械等領域高端裝備“走出去”提供了服務和支持,共同開拓海外市場。以中石化長城潤滑油公司為例,在對外工程承包方面,與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鐵建等承建的海外大型項目形成配套;在中資設備出口合作方面,與三一重工簽署了海外合作戰略協議,推出專為三一工程機械設計的配方,保證了設備的穩定運行;攜手振華重工開拓港口機械用油市場,成功將產品引入新加坡港務局配套體系。

                “從行業來說,中國的裝備制造、通信信號、基本建設、運營管理以及金融企業,更容易實現抱團出海!庇袊Y研究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比項目合作更進一步的是股權上的整合。同中國中車一樣,中國建材與中材集團的重組,進一步完善了海外建材裝備、工程、制造、倉儲、物流服務體系,有利于企業協同開展國際工程建設,打造我國建材產能和裝備“走出去”的國家新名片。

                從產能“走出去”的角度來說,加強海外投資并購等資本運作是快速進入當地市場的重要途徑。中交集團通過收購澳大利亞第三大工程企業John Holland公司的100%股權,成功進入澳大利亞基建市場尤其是鐵路建設市場,并計劃依托該公司進一步在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市場搶灘布局。中交集團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將通過兼并收購方式,為拓展相關市場提供保障。

                中國電建亦傾向于通過加大并購重組力度,推動海外經營轉型升級。2014年,中國電建并購了位列全球風機市場份額第二位、西門子公司旗下的德國TLT公司,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站風機供應商。

                中國中車則在英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收購了多家公司,并在美國、南非、巴西、馬來西亞等國新設了公司。

                當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企業如何實現產能在全球的重新布局,達到多方共贏,將是一個長期的命題。

                部分央企2016年海外收入情況

                公司 海外營業收入(億元) 占總收入比重(%) 比上年同期增減(%)

                中國鐵建 328.48 5.22 18.85

                中國交建 869.65 20.14 15.84

                際華集團 9.46 3.52 6.75

                新興鑄管 14.32 2.74 4.81

                中國電建 540.42 22.8 4.03

                中化國際 218.23 53.68 1.86

                中國中冶 124.3 5.8 -23

                東方電氣 36.59 10.99 -25.2

                中國中車 190.52 8.29 -28.3

                中遠海發 93.39 59.73 -63.51

                數據來源:2016年年報

                編輯:楊小光     來源:中國證券報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最新資訊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