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了第四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新華社連續發表述評,對“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安全重要講話”進行權威解讀。截止今日,新華社共發表7篇文章評論加強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以下為7篇述評要點:
5月9日 新華社:要完善主板基礎性制度 積極發展創業板等
目前中國總體金融結構仍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資本市場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資占比仍然偏低。要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以合格機構投資者和場外市場為主發展債券市場,形成包括場外、場內市場的分層有序、品種齊全、功能互補、規則統一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為擴大直接融資創造更好條件。
5月8日 新華社:上下合力共同維護好國家金融安全
長期來看,較為成熟的金融體系和多元化的金融業態能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市場經濟運行效率,豐富人民群眾的投資渠道,將社會資金有效地轉化為生產資本,推動經濟的發展。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有自上而下的嚴監管和自下而上的機構自律,還需要各級地方嚴格遵守市場規律,守好金融發展的底線,維護好本地區的金融發展和穩定工作,從而使維護金融安全工作上下合力,齊抓共管,形成全國一盤棋的金融風險防控格局。
5月7日 新華社:金融監管要避免叢林法則和真空地帶
金融監管保駕護航要制定好“游戲規則”,避免“叢林法則”、避免“真空地帶”。金融市場結構復雜、參與者眾多,金融監管要在頂層設計完善“游戲規則”,才能讓每個參與者在扮演好自己角色、把握好行為底線的同時,得到公正平等的市場機會。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則從來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不允許存在游離于監管之外的“真空地帶”。
5月5日 新華社:及時處置風險點 防止風險由點成面
維護金融安全首先要處置存量風險,防止風險由“點”擴散成“面”,釀成重大風險問題。這要求監管部門對現存的風險點要做到胸中有數。
比起后期處置,前期風險防范更為重要。不論金融機構還是監管部門都要未雨綢繆,控制增量風險。一方面,監管機構要全面排查風險,列出清單,逐一整改;另一方面,各金融機構要嚴格開展風險自查及“上對下”抽查,對于查出的問題和責任人要嚴肅處理。金融市場的風險排查往往內容上有交叉,對象上有重合,因此監管部門需做好統籌謀劃,落實責任,形成合力。
5月4日 新華社:維護金融安全 要確保管理部門把住重點環節
日前,相關金融部門紛紛召開會議,明確了2017年的工作重點,多舉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準確判斷風險隱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維護金融安全,要確保管理部門把住重點環節,確保風險防控耳聰目明。目前,部分領域仍存在監管空白,急需補齊監管短板。加強金融監管,各部門既要做到守土有責,又要統籌協調,形成全國一盤棋。
5月3日 新華社:加強金融監管是為了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當前,我國已成為金融大國,相比于改革開放初期比較單一、狹窄的金融機構、金融業務,如今的銀行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等不斷增多,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創新迭出,使我國面臨的金融監管挑戰越來越大。
加強金融監管是為了維護百姓權益,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5月2日 新華社:維護金融安全就是在守護老百姓錢袋子
對國家而言,金融安全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對個人而言,金融安全關系著老百姓“錢袋子”。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復雜,更加凸顯維護金融安全的必要性、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