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西岸明珠蒙巴薩和“陽光下的綠城”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兩地直線距離僅400多公里,但乘火車需要10到12個小時。100年前英國殖民時代修建的窄軌鐵路,如今已破舊不堪,落后的基礎設施嚴重制約了肯尼亞經濟社會發展。
而這一切隨著蒙巴薩至內羅畢標準軌距鐵路的運營將被改變。這條由中交建路橋公司承建的鐵路,是肯尼亞獨立百年來建設的首條鐵路,它采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目前,已進入聯調聯試階段,預計今年6月開始試運行。包鋼為這條非洲大陸上的“中國鐵路”供應鋼軌超過2萬噸。
張文平是包鋼國貿公司資深客戶經理。今年2月,張文平赴肯尼亞蒙內鐵路開展售后服務。站在已經鋪設完成的蒙內鐵路旁,張文平感慨萬千,感慨的不僅是包鋼鋼軌再次鋪上非洲大地,還有“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給包鋼鋼材出口帶來的難得機遇。
1993年,張文平開始從事鋼材出口工作。20多年的外貿工作中,他的足跡隨著包鋼鋼材出口遍布美洲、亞洲、非洲以及大洋洲。張文平告訴記者,從2000年包鋼第一次出口鋼軌至今,包鋼已經出口70多萬噸鋼軌,而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包鋼產品正加速走出去。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作為國家戰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從涵蓋鐵路、港口、橋梁、公共安全設施的基礎設施到工業化建設再到人文項目,各類項目遍地開花。而無論基礎設施建設抑或工業建設,均孕育著巨大的鋼鐵需求。
楊超倫是包鋼國貿公司出口二部經理,2016年底的中東之行讓他對“一帶一路”沿線鋼材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他進一步開拓中東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的信心和決心。楊超倫告訴記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但國家和民眾的發展意愿強烈。在中國的支持下,沿線國家的基礎設備建設蓬勃發展,這無疑給包鋼鋼鐵產品走出去提供重要的戰略機遇。
更為關鍵的是,經過持續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特別是隨著包鋼稀土鋼板材熱軋以及冷軋等產線陸續投產,包鋼已擁有比肩世界一流的先進裝備,高速鋼軌、高鋼級管線鋼、無縫鋼管等優勢特色產品,為包鋼加快走出去奠定了基礎。
為了迅速搶抓“一帶一路”新機遇,包鋼一方面加強同中鐵建、中國中鐵、中交建等中央企業的合作借船出海,讓包鋼鋼材更多使用在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承攬的重大工程;另一方面,包鋼國貿公司通過優化內部營銷激勵機制、人員結構等措施,激發廣大營銷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升海外市場開拓能力和營銷服務水平,全力開拓“一帶一路”海外市場。
管線鋼是包鋼近年來傾力打造的“拳頭”產品。今年年初以來,包鋼接連斬獲來自中東和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國家地區的管線鋼出口合同近20萬噸。今年3月,國貿公司接到中東一家公司詢單,問詢包鋼能否生產耐酸管線鋼,盡管此前沒有生產過該產品,但在認真分析后還是接下了訂單。國貿公司出口一部經理謝芳告訴記者,中東地區很多油氣資源含有硫化氫等酸性物質,對管線鋼的耐腐蝕性要求極高,如果能生產出該類產品,將對包鋼進一步開拓中東市場具有重大意義。通過與生產廠以及技術部門的合作,包鋼成功開發出X52耐酸管線鋼,成為國內為數不多能夠生產耐酸管線鋼的企業,并通過客戶的認可,拿到7000噸合同,打造出一張拓展中東市場的“名片”。
2016年,包鋼全年出口鋼材143.5萬噸,其中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80.2萬噸,占比近六成。今年前4個月,包鋼出口鋼材53.65萬噸,同比增加兩成以上,絕大多數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進一步加大鋼材出口的同時,國貿公司著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緊緊圍繞包鋼產品結構調整,努力將鋼軌、管線鋼、無縫鋼管等包鋼優勢特色產品更多地推向海外市場。其中,2016年鋼軌出口9.8萬噸,全部銷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包鋼正以嶄新姿態加快走出去步伐,撐起“一帶一路”建設鋼筋鐵骨。5月6日,一批包鋼鋼軌在天津港完成裝船后將發往建設中的東非延長線上。根據遠期規劃,該鐵路將連接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和南蘇丹等東非國家,建成后將成為東非第一條鐵路大動脈。而隨著項目的推進,還會有更多的包鋼鋼軌鋪在非洲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