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銀行業數千億美元支持一帶一路 構建資金融通主干線
                發布者:jsxxsbxg  發布時間:2017-05-12 17:59:20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一帶一路”涉及的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資金需求量比較大。錢從哪里來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

                5月11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攜國開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601398,股吧)和中國銀行的高管一同出席了國新辦發布會,并對銀行業如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資金融通方面采取的舉措、成效及風險狀況等問題進行了回應和深度解讀。

                潘光偉表示,中資銀行制定多項信貸政策及措施,通過銀團貸款、產業基金、對外承包工程貸款、互惠貸款等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合理引導信貸投放,一大批標志性工程相繼開工,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涵蓋公路、鐵路、港口、電力、通信等多個領域。僅2016年中國在沿線國家新簽訂的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額就達1260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這些項目的承接和實施都離不開銀行的資金支持。

                據介紹,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充分利用多邊金融合作機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貸款余額已達2000億美元。中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年底授信支持1000億美元,跟進境外重大項目420個。工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儲備412個項目,總投資金額3372億美元。

                潘光偉表示,截至2016年末,共有9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62家一級機構,其中包括18家子行、35家分行、9家代表處。中國銀行業協會也在積極籌建設立倫敦代表處,牽頭籌建的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即將成立。

                構建互補性金融服務體系

                資金融通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

                潘光偉也表示,因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期限長,所以需要構建一個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國際性開發機構組成的多元的、開放式的金融服務體系。

                潘光偉提出,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功能定位不一樣,在支持“一帶一路”的過程中,要發揮其各自的優勢、特點、功能,逐步建立功能互補、優勢特色明顯的開放性金融支持保障體系,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提供長期的、市場化的、互利多贏的金融保障支持。

                國開行副行長丁向群表示,國開行以國家信用為依托,能夠籌集到長期、穩定的金融資金,能夠匹配“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大額長期資金需求。其次,國開行作為開發性金融,是以市場化方式來運作,在項目中注重風險可控和財務可持續。保本微利,不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這樣便于降低項目的融資成本。

                截至2016年底,開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發放貸款超過1600億美元,余額超過1100億美元,重點支持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能合作等領域。

                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也表示,政策性金融特別是進出口銀行的“兩優”貸款一旦進入以后,開發性金融也愿意進來,商業性的金融自然也可以進來,這樣可以起到風險分擔的作用。

                據孫平介紹,“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進出口銀行支持“一帶一路”項目1200多個,簽約金額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

                工行副行長張紅力表示,目前工行已累計支持“一帶一路”沿線項目212個,承貸金額674億美元,同時還擁有3372億美元的項目儲備。

                據中行副行長許羅德介紹,中行還探索了“開發性金融”+“商業金融”+“信用保險”的可復制推廣模式。

                他表示:“贊比亞缺電,想要建一個燃煤電廠,電廠規模是2×30萬千瓦。投資方先要解決煤炭的問題,他們通過開發金融的方式獲得了煤礦若干年的開采權。同時,中國銀行和一些商業機構為電廠和輸配電設備的建設提供融資,和工行等六家銀行提供商業性融資,解決發電、配電、送電的資金來源。然后中國的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提供信用保險。這樣開發性金融加上商業金融加上出口信用保險形成的組合解決了贊比亞電廠的建設問題。”

                許羅德表示,中行跟進的“一帶一路”的大型項目有460個,提供的授信支持680億美元,由此撬動的投資超過了4000億美元。

                潘光偉表示,對“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我們要區別對待,進行有效篩選、合理評估,分類施策。對一些政策性項目,需要政策性銀行和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參與和支持,按照國際慣例,該托底的要托底,該貼息的要貼息。對于商業性的項目,要按照市場化、可持續的原則,確保以互利共贏和項目自償的原則運作,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項目進行授信、盡調和融資。

                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

                也有人認為,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銀行業向一些國家提供貸款,實際上加劇了對這些國家的債務負擔。

                對此,國開行副行長丁向群表示:“國開行的貸款十分注重項目的自償性,主要是以項目自身產生的現金流作為還款來源,所以并未增加項目所在國財政負擔。”

                對少數主權類貸款,丁向群表示,國開行對合作國的財政狀況和主權信用等級等方面是有嚴格要求的,對這些國家的授信額度以及貸款集中度等有著嚴格的限制,這樣可以從源頭上把住債務風險。對于一些重債窮國的貸款,都是在IMF控制的貸款額度之內,包括貸款利率、貸款期限等貸款條件也與IMF的要求一致。

                孫平也表示,進出口銀行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國別風險管理體系,對每一個國家都設計了一個債務上限,當貸款接近上限的時候,就會把握放款的節奏,認真評估每一個項目。

                但孫平同時強調,并不是說達到上限以后就不支持了!拔覀冋J為債務的可持續要建立在經濟的可持續上,如果你不幫它把經濟發展上來,那么將來它的債務也是很難持續的。這些特殊國家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意義特別重大的項目、經濟效益特別好的項目,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政治、經濟、法律以及金融監管政策都有較大差距,銀行業在海外業務的拓展中,風險也不容忽視。

                潘光偉認為,銀行業面臨的風險主要是三個方面。首先是信用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項目期限比較長,投資需求量大,部分項目經濟效益不明顯,傳統的商業銀行貸款期限都比較短,有的5-10年,所以存在著一定的期限錯配的問題!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政治、經濟情況不太一致,有的企業履約還款的能力存在著不確定性,所以有信用風險。

                其次是市場風險,主要是因為近年來世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匯率政策不一致,溢出效應比較明顯,國際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的動蕩、變動比較大,對銀行業管控市場風險能力提出了挑戰。

                第三是合規風險,隨著我國的銀行業“走出去”,面臨更多的問題是如何遵守國際監管規則和當地的法律法規。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監管機構對一些國際性的大銀行都開出了天價罰單,所以潘光偉提醒銀行應注意合規風險,特別是反洗錢、反恐等方面的監管規定。

                (責任編輯:宋政 HN002)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最新資訊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