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手套是什么材質的?有什么用途?
提到一次性手套,相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一次性手套比較常見一種就是PE手套,下面就從來闡述下其材質概念:
一次性手套從上說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為原料制成;表面無明顯雜質和污痕,連接處應牢固、無滲漏現象,拉伸強度應≥1.0N,扯斷伸長率應≥5%;產品初始污染菌不得過100cfu/g,不得檢出致病菌,皮膚刺激反應不大于I級。通俗上稱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產的薄膜。PE膜具有防潮性,透濕性小。聚乙烯薄膜(PE)根據制造方法與控制手段的不同,可制造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聚乙烯與交聯聚乙烯等不同性能的產品
該產品初從國外生產而來,具體淵源簡單介紹一下:一次性手套生產所使用的原料:LLDPE與HDPE雖同屬線型聚乙烯,但LLDPE完全是乙烯與α-烯烴共聚而成的。由于LLDPE所含的共聚單體比高密度的共聚物多,因而LLDPE的線型主鏈上有很多的短支鏈,致使其結晶度和密度都低;再因其短支鏈的類別和數目是隨不同的共聚單體而異,一次性手套,若共聚單體的碳原子數多,一次性手套是什么,在共聚物中含量也多,則該共聚物的密度下降也大。 1933年,生產一次性手套,英國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發現乙烯在高壓下可聚合生成聚乙烯。此法于1939年工業化,通稱為高壓法。1953年聯邦德國K.齊格勒發現以TiCl4-Al(C2H5)3為催化劑,乙烯在較低壓力下也可聚合。此法由聯邦德國赫斯特公司于1955年投入工業化生產,通稱為低壓法聚乙聚乙烯烯。50年代初期,美國菲利浦石油公司發現以氧化鉻-硅鋁膠為催化劑,乙烯在中壓下可聚合生成高密度聚乙烯,并于1957年實現工業化生產。60年代,加拿大杜邦公司開始以乙烯和 α-烯烴用溶液法制成低密度聚乙烯。1977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和陶氏化學公司先后采用低壓法制成低密度聚乙烯,稱作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其中以聯合碳化物公司的氣相法為重要。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性能與低密度聚乙烯相似,而又兼有高密度聚乙烯的若干特性,加之生產中能量消耗低,因此發展極為迅速,成為令人注目的新合成樹脂。
一次性手套主要用途:
1.可用于醫護人員及陪護人員護理病人和清潔衛生;
2.可用于餐飲業、西餅屋、工業食品加工、廚房調理都能有效地控制病從口入.
3.油漆施工、搬動臟污物品、衛生打掃、清洗物品等
4.家居清潔,廚房料理,實驗室操作,美容美發焗油染發,美甲,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