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原因多源自于中小型企業,他們為了分電纜市場一杯羹,犧牲質量來“贏”得市場一點點“一席之地”。具體來說,主要因素有:
1.缺少資金。中小型電纜生產企業融資能力較差,因為缺錢,中小型電纜企業沒有能力購買科技含量高的生產設備,也不能引進更多的高科技人才。硬件和人才都跟不上發展,這成為中小型電纜企業難以提升產品質量的癥結。
2.質量觀點差。中小型企業關注點多在市場,與之不同的是大型企業關注點在打響自我品牌。中小型企業質量管理的認識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他們對于質量管理控制的認識不足,對于行業的擔當有所欠缺。他們為了謀取利益,為了追趕進度,追求速度,對于質量的把關往往放松要求,造成產品質量不合格。即使產品被查出不合格,他們第一措施不是改變,而是“走關系”。
3.市場環境差。目前我國電纜行業大打價格戰,對于中小型電纜生產企業來說優勢全無,由于生產設備跟不上、生產工藝不先進、人才緊缺等等問題,造成生產成本難以把控,那么只能通過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的方式來節約和控制成本。市場的無序競爭、惡性競爭、低價競爭挫傷電纜產品質量把關的積極性。
隨著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競爭加劇,偷工減料,粗制濫造,以次充好的現象屢見不鮮,質量已經成為制約中國電線電纜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發布了2013年全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聯動監督抽查結果,從被抽查的企業來看,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9.1%。其中,大型企業產品抽樣合格率為97.3%,中小型企業合格率在91.1%~87%。這個數字僅表示從工廠出廠的合格率,若從市場中抽查,線纜產品的質量指標要遠遠低于工廠的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