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成本太高!庇袠I內人士表示,秸稈運輸也是難題。由于秸稈質量輕、體積大,導致運輸車輛經常超寬超高,運輸一趟“驚險”萬分,經常被公路收費站罰兩次錢,另外針對秸稈運輸也沒開辟“綠色通道”,過橋、過路費是一塊不小的費用。
另據了解,濟南也出現過秸稈造蜂窩煤、秸稈制作家具等,但因成本太高、市場不認可等原因,.終都逐漸消失了。“2006年濟南涌現出不少秸稈綜合利用的企業,但能夠進一步推廣普及的幾乎沒有!碧岬皆颍瑵鲜修r業局人士直言,秸稈的綜合利用只靠企業的努力遠遠不夠,還得靠科研機構的技術攻堅和政府的支持。
據介紹,目前機械化秸稈還田已不存在技術障礙,但推廣起來面臨成本難題。比如,秸稈還田需要收割機加載粉碎裝置,而這需要三四千元的購置成本,此外,收割機作業時,耗油等成本更高,這讓農民的積極性普遍不高。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張曉東介紹,很多農民反映用秸稈燃氣燒水做飯時火總是不太旺,獲知這一情況后,能源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檢查發現,秸稈氣化后產生的燃氣熱值比較低,“燒水還可以,如果用來炒菜,火顯得就不太旺”。因為燃氣中氮含量非常高,這就使得燃氣的熱值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