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莖葉僅有下部 1 ~ 2 片葉枯黃時,立即收割玉米秸青貯;或玉米成熟時削尖后青貯,但削尖時果穗上部要保留一張葉片。整株高粱在其籽粒剛開始變硬時向日葵在種籽蠟熟時青貯()好禾本科牧草在 孕穗至 抽穗期收獲為好(小麥、燕麥、大麥等)豆科牧草以 在現蕾期至 開花初期收獲為好甘薯藤、馬鈴薯莖葉在收薯前 1 ~ 2d 或霜前收割2.原料含水量的檢測與調節 在相當大范圍內的含水量都可以制作青貯(如青貯塔內調制時含水量可在40%-80%)。但為了保證獲得良好的發酵,減少營養物質損失,調制優質的青貯飼料,青貯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在65%-75%,半干青貯原料的含水量則可低到50%-60%。(1)含水量與青貯質量 水分含量過高的作物在青貯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問題。首先是滲液問題。在青貯料壓實時,部分養分會隨著水分一起被擠壓出來。當水分含量超過75%時,就會產生滲液。青貯塔越高,垂直壓力便越大,滲液也就越嚴重。滲液不僅損失營養分,而且也污染環境,應當盡量避免。第二,抑制腐敗菌繁衍的臨界 pH隨水分含量而變化,高水分物料易產生腐敗菌發酵,導致養分損失,降低青貯料營養價值。第三,降低含水量可抑制微生物活動,對不良菌效果特別明顯。如果水分將到70%左右,乳酸發酵活躍,而丁酸生成將受到抑制。第四,即使物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適合于正常發酵,高水分青貯飼料的采食量常常很低。此外,較干的物料便于作業。(2)含水量的檢測 在青貯料制作時,原料含水量的檢測可采用實驗室烘箱干燥法進行。若無實驗室,對原料含水量的檢測可以通過手握的方法進行估測,抓一把經鍘碎的牧草,用力握緊1分鐘左右,如水從手縫間滴出,其含水量約在75%-85%;手松開后,青飼料仍成球狀,手被濕潤,其含水量約在68%-75%;當手松開后球慢慢膨脹,手上無濕印,其含水量約在60%--67%;當手松開后草球立刻膨脹,其含水量約在60%以下。(3)水分含量的調節 一般情況下,在()佳時期收割的牧草及青貯作物,其含水量常常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