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秸稈還田對農田生態環境的影響 1.保墑和調控田間溫濕度 。秸稈覆蓋地面,干旱期減少了土壤水的地面蒸發量,保持了耕層蓄水量;雨季緩沖了大雨對土壤的侵蝕,減少了地面徑流,增加了耕層蓄水量。覆蓋秸稈隔離了陽光對土壤的直射,對土體與地表溫熱的交換起了調劑作用。2.抑制雜草。農田覆蓋秸稈有很好的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秸稈覆蓋與除草劑配合,提高了除草劑的抑草效果。
第三,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構成多項2008年山東省主推農業技術:
(一)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在微生物菌種、催化劑的作用下,將秸稈快速地轉化為作物生長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熱量和有機、無機養料。在每畝日光溫室或大棚應用秸稈不少于4000千克的情況下,可使棚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提高4~6倍,在冬季.冷的時間使20厘米地溫提高4~6℃,氣溫提高2~3℃,病害減少,并使化肥用量減少。應用該技術,以秸稈代替大部分化肥,改良土壤環境;減少農藥用量;可使棚室瓜果菜產量提高,產品品質明顯改善。
(二)農作物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 小麥秸稈和殘茬覆蓋率≥30%。秸稈切碎長度≤150毫米,拋灑不均勻率≤20%,高留茬覆蓋割茬高度不低于250毫米。免耕播種。免耕播種省工省時,節省成本,蓄水保墑,改善土壤結構,有效調控土壤水肥供應,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