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產業助力智能駕駛發展
近日召開的全國地理信息與地圖座談會提出,要強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推動地理信息資源向社會開放,推進自動駕駛地圖保密處理技術與公開使用政策研究。同時,加快建設天地圖戰略性信息平臺,擴大應用范圍。
高精度地圖作為智能駕駛的核心組成部分,已成為百度、谷歌等無人駕駛汽車巨頭的重點布局對象。此次國家對天地圖應用范圍的擴大,以及自動駕駛地圖的公開使用研究,將為智能駕駛提供重要支撐。機構預計,隨著基礎地理數據的完善,以及智能駕駛等需求的推動,車載導航等地理信息產業將迎來千億級市場。
據此次座談會介紹,目前累計有26個省份正在開展天地圖數據融合,其中,17個省份已完成了全部或部分數據融合,打通了系統內部共建共享的通道,后續將順應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發展趨勢,加快天地圖移動端建設。另外,天地圖繼續擴大應用領域,要突出重點關鍵領域,以拓展和深化政府公益性應用為主攻方向,推動天地圖在不動產登記、電子政務等領域的應用。
地理信息作為基礎數據和流量入口,在各種“互聯網+”領域發揮關鍵作用,受到政府重點扶持,并得到科技巨頭們的爭奪。此前國務院批復2015-2030年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構建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能力。預計到2020年,將形成信息化測繪體系,全面建成數字地理空間框架;到2030年,基本形成新型基礎測繪、地理國情監測和應急測繪為核心的完整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鏈條。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近年來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穩步增長,“十二五”期間產值年均增速超過20%,2015年總產值可達到3600億元,增長率約22%。另外,測繪資質單位數量穩步增加,政策紅利逐步釋放。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共有測繪資質單位15699家,較2014年末增加8.2%。同時,民營企業發展迅猛。截至2015年10月底,測繪資質單位中民營企業數量為8921家,占資質單位總數的56.8%。地理信息產業布局日益優化,空間集聚趨勢更加顯著,甲級測繪資質單位中,京津冀、江浙滬、廣東、湖北8省市占據了全國總數的45%。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目前自動駕駛還處于驗證階段,傳感器特別是相控雷達的成本非常高,而高精度地圖可以輔助糾正車輛行駛位置信息和路況信息,減少傳感器的安裝數量,從而降低自動駕駛車輛的成本。在路況信息發生變化或者大雪等特殊氣候條件下,高精度地圖的作用將大大增強,率先布局的相關企業有望獲得新市場機遇。
地圖相關公司方面,中海達擁有數據采集、數據提供和數據應用全產業鏈優勢,受益于空間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高精度衛星定位測繪產品、光電測繪產品市場競爭力較強。另外,公司在積極布局水聲定位、室內定位和互聯網O2O等領域,并與百度合作,為其提供昆明、長沙和成都等城市的三維街景數據,目前已在百度地圖上線。超圖軟件是地理信息系統平臺軟件龍頭,在不動產登記領域競爭力位居行業前列。同時,作為虛擬現實與可視化技術創新聯盟成員,自動駕駛等地理控制應用也是公司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衛星 衛星研發制造壟斷性龍頭,唯一上市衛星制造公司,也是國內唯一生產宇航級星上導航系統的公司,其收購的航天恒星及503所是國內最早開展北斗一代用戶機研制單位。
航天電子 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從事航天電子測控、航天制導、寒天電子元器件制造,產品廣泛應用于各型號衛星。
歐比特 其研制的基于SparC架構的SoC芯片應用于國內衛星控制計算機平臺
航天機電 國內唯一的衛星數據接收平臺及地面數據處理站的生產基地GPS芯片
國騰電子 主要從事北斗衛星導航應用關鍵元器件、導航終端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一級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系統的開發和建設,為國內北斗終端最大供應商,擁有完整北斗產業鏈。
北斗星通 北斗衛星導航/測繪應用領域的龍頭,是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分理服務單位,主要業務是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務系統集成,衛星導航定位產品的供應和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務。
華力創通 生產北斗二號導航基帶芯片,打破國外技術限制,動態性能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不見適合單兵手持終端,車載艦載等平臺使用。
中海達 業務涵蓋高精度GNSS產品,主要有高精度測量GNSS、專業級GIS數據采集器、超聲波數字化測探儀、GNSS系統工程解決方案。
海格通信 公司是我國軍用導航裝備最大的整機供應商,產品包括北斗導航芯片、多制式衛星導航接收系統等。
數字政通 GIS行業應用軟件提供商,主要產品包括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數字化城市管理無線數據采集系統、國土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