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實力驅動供給能力。
在廣東佛山 美的集團 全球創新展示中心,一款智能冰箱引人關注。這款冰箱可以自動識別數百種蔬菜,并根據這些蔬菜提供各種各樣的飲食方案……上半年,廣東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呈現爆發式增長,對經濟的支撐力不斷加強。
在重慶兩江新區,汽車整車生產實現從中級車型向高級車型發展,從初級性能向智能化、輕型化、節能化方向進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兩江新區已成為國內重量級的汽車產業基地。
以轉型升級優化供給結構。
種植面積480萬畝,比2012年增加33%,排位從全國第四升至第三;毛茶產值157億元,較2012年增長82.6%,排位從全國第六升至第三。日前,從四川省農業廳傳來的這兩組全省茶產業數據顯示,四川茶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做原料茶的時代正在遠去。
貴州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計劃和電商扶貧總體規劃,依托農村電商促進“黔貨出山”,一季度農村電商網絡交易額增長1.1倍以上。
深圳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20%左右,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F代服務業發展能級不斷提升,前海深港合作區成為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高地,累計注冊企業逾7.5萬家,注冊資本逾3.5萬億元。生命健康、海洋經濟、航空航天、機器人等未來產業,2015年規模已超4000億元。
以質量引領提升供給水平。
7月8日,《江蘇省加快質量發展的意見》印發,在質量品牌、質量創新、質量基礎、質量安全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組合拳”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據介紹,江蘇將從企業、行業各個層面同時發力,增強品牌發展戰略綜合效應,合力塑造“江蘇制造”公共品牌。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3個“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5個“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13家企業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江蘇制造”的國內外知名度持續攀升。
轉政府職能,優制度供給
SKT4合金圓鋼鍛件生產廠家C65800錫青銅管生產廠家Q215,是一種碳素結構鋼。
Q215焊管是一種碳素結構鋼。Q--屈服,215--為該牌號最小屈服點(σs)值。 此類鋼一般由轉爐或平爐冶煉,其主要原料為鐵水加廢鋼,鋼中硫、磷含量高于優質碳素結構鋼,一般硫≤0.050%,磷≤0.045%。由原料帶入鋼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含量,如鉻、鎳、銅一般不超過0.30%,按成分和性能要求,此類鋼的牌號由Q195,Q215A、B,Q235A、B、C、D,Q255A、B,Q275等鋼級表示。
注:“Q”是屈服的“屈”字的漢語拼音大寫字頭,其后數字為該牌號最小屈服點(σs)值,其后的符號是按照該鋼雜質元素(硫、磷)含量由高到低并伴隨碳、錳元素的變化而分為A、B、C、D四等。
此類鋼產量最大,用途很廣,多軋制成板材、型材(圓、方、扁、工、槽、角等)及異型材以及制造焊接鋼管。主要用于廠房、橋梁、船舶等建筑結構和一般輸送流體用管道。此類鋼一般不經熱處理直接使用。
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C:≤0.15
Mn:≤1.20
Si:≤0.35
S:≤0.050(A級),≤0.045(B級)
P:≤0.045
脫氧方法:F、Z
力學性能
屈服強度(N/mm2)
≥215(a≦16mm),≥205(a>16-40mm)
≥195(a>40-60mm),≥185(a>60-100mm)
≥175(a>100-150mm),≥165(a>150-200mm)
抗拉強度(σb/MPa):335-450
伸長率(δ5/%):
≥31(a≤40mm),≥30(a>40-60mm)
≥29(a>60-100mm),≥27(a>100-150mm)
≥26(a>150-200mm)
其中 a 為鋼材厚度或直徑。
冷彎性能
180° 冷彎試驗
d=0.5a (縱向)d=a(橫向)(B=2a: ≤60mm),
d=1.5a (縱向)d=2a(橫向)(B=2a: >60~100mm)
鋼材厚度或直徑大于100mm時,彎曲試驗由雙方協商確定。
其中d 為彎心直徑,B 為試樣寬度,a 為試樣厚度或直徑。
沖擊試驗
。˙級)
溫度:+20℃
V型沖擊吸收功(縱向)Ak/J:≥27
主要特性
具有高的塑性、韌性和焊接性能,良好的壓力加工性能,但強度低。
應用舉例
用于制造地腳螺栓、犁鏵、煙筒、屋面板、鉚釘、低碳鋼絲、薄板、焊管、拉桿、吊鉤、支架、焊接結構等。周滿添是廣東一家貿易公司的負責人,過去常為辦理廣州荔灣分公司的一些行政事項發愁。他家住佛山南海,要驅車去荔灣的相關部門申請、遞交材料,若缺少材料,至少多折騰一周。如今,他只要前往南海行政服務中心,在“廣佛跨城通辦”窗口提交材料就行,再也不用兩地跑。
在廣東辦企業越來越簡單了。通過公布企業投資項目準入負面清單、行政審批清單、政府監管清單,配套啟用網上備案系統,大幅簡化備案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從備案機關受理到打印出證,一般數小時辦結,最快幾分鐘就能完成。而在以往,需要5個工作日。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上是深化改革,核心關鍵詞也是改革。力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中,許多地區都在優化制度供給、釋放改革紅利上下大力氣,做足文章。
用好政府的“手”,放開市場的“腿”。
上海明確提出,發揮政府作用,核心在于“更好”而不是“更多”,對于政府改革建設提出了具體“路線圖”和“時間表”,包括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搭建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框架等。
天津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探索實施一份清單管邊界、一顆印章管審批、一個平臺管信用、一個部門管市場等“十個一”改革措施,打出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組合拳”,使整合產生的“化學反應”和改革產生的“疊加效應”逐步放大。
重慶堅持改革引領,著力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體制機制突破,一些領域正逐步釋放制度紅利。通過全面深化統籌城鄉改革,農民工戶籍制度改革累計轉戶429.3萬人,農村“三權”抵押貸款達到803億元,“地票”累計交易344億元。
制度創新為供給側“加力”。3月,深圳制定出臺關于促進科技創新、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促進人才優先發展三大政策。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著力解決科技資金使用難、成果轉化難、收益分配難等突出問題;在支持提升企業競爭力方面,從政策、資金、環境、服務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在促進人才優先發展方面,完善人才培養、評價、住房保障、創新創業獎勵等政策。
為企業降低成本,改革是重要路徑。四川推出一系列舉措,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稅費、要素、融資、人力、物流六大成本,預計到2017年,全省實體經濟企業要素成本將降低200億元以上,物流成本降低200億元以上,企業融資的擔保、評估、登記等費用控制在融資成本的3%以內。
今年以來,中國不斷推進化解過剩產能,根據工信部及發改委最新數據,僅上半年,我國鋼鐵、煤炭就分別去產能1300多萬噸、7227萬噸。對此,專家指出,化解過剩產能雖壓力不小,但中國去產能的決心不會動搖。下半年,中國將加大去產能力度,并確保完成去產能全年目標。這不僅符合中國發展需要,也將為化解全球產能過剩難題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