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可看作是“加法”,“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可看作是“減法”
為了更好地推動央企間的重組整合,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其中將原有的“三個一批”增為了“四個一批”,即“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那么,如此調整有哪些深意?專家學者是如何解讀的呢?
進入下半年以來,央企間的重組整合逐漸被提上日程,國資委宣布年內央企數量有望整合在百家以內。為了更好地推動央企間的重組整合,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指導意見》中對于原有“三個一批”的表述新增為“四個一批”,即“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并將“鞏固加強一批”放在了首位。
“‘鞏固加強一批’旨在更好地體現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國有經濟定位的要求、以及去年9月份中央關于國企改革中分類改革以及功能定位的要求,同時,加強有關國家安全和戰略性領域的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發展!敝袊鐣茖W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鞏固加強一批”的表述,《指導意見》中稱,“對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國家重大專項任務的央企,要保證國有資本投入,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
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研究員馮立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鞏固加強一批”是新提法,目的是為了鞏固安全保障功能。主要針對如中儲糧、國家電網、航空發動機集團、商飛公司、十大軍工等企業,要繼續優化、鞏固它們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CrMo鍛打圓鋼生產廠家20CrMo圓鋼生產廠家二、產品成本費用要素
(一)原料及主要材料費,是指為生產產品投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成本。原料及主要材料費主要包括投入的鐵礦石、鐵水、生鐵塊、廢鋼、鐵合金、鋼坯、鋼錠、用于再加工的鋼材、鋅、錫、有機涂料等成本。
(二)輔助材料費,是指為生產產品投入的輔助材料的成本。
輔助材料費主要包括投入的皮帶、耐火材料、熔劑、電極、軋輥、酸堿類、油脂類、包裝材料等成本。
(三)燃料和動力費,是指為生產產品耗用燃料和動力發生的費用。燃料和動力費主要包括耗用的煤炭、焦炭、助燃劑,以及風、水、電、氣等費用。
(四)人工費,是指為生產產品向職工提供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及各項附加費用。人工費主要包括職工工資及各項津貼、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商業人身險、其他勞動保險及勞務費等。
(五)折舊費,是指為生產產品使用的生產裝置、廠房、附屬機器設備等計提的折舊。
(六)運輸費,是指為生產產品提供運輸服務發生的費用。
(七)維護及修理費,是指為維持產品生產的正常運行,保證設施設備原有的生產能力,對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修理所發生的費用。維護及修理費主要包括材料費、修理工時費、備品備件費等。
(八)財產保險費,是指為組織產品生產管理,向社會保險機構或其他機構投保的各項財產所支付的保險費用。
(九)辦公費,是指為組織產品生產管理,發生的文具費、郵電費、通訊費、印刷費等辦公性費用。
(十)差旅費,是指為組織產品生產管理,職工因公出差所發生的住宿費、交通費、出差補助等。
(十一)會議費,是指為組織產品生產管理,召開或參加會議發生的費用。
(十二)外委業務費,是指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委托外部單位提供服務發生的費用。
(十三)低值易耗品攤銷,是指為組織產品生產管理,耗用的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各種用具物品的攤銷。
(十四)租賃費,是指為組織產品生產管理,租入的各種資產,按照合同或協議的約定支付給出租方的租賃費用。
(十五)機物料消耗,是指在產品生產過程中耗用的未作為原材料、輔助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管理使用的一般性材料支出。
(十六)勞動保護費,是指為生產產品為職工提供勞動保護、防護等發生的費用。
(十七)排污費,是指為生產產品負擔的排污機構處理廢氣、廢水、廢渣等所發生的費用。
(十八)信息系統維護費,是指為組織產品生產管理,在計算機信息系統建設完成后所發生的運行維護費用。從這“四個一批”來看,“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可以看作是“加法”,“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可以看作是“減法”。而“加減法”的相互配合則能夠更好地推動資源的整合、企業內部的調整。
“‘加強鞏固一批’的表述和最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理直氣壯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也應看到,這一新的說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國有企業在一些關鍵領域和戰略性領域的主體作用仍有較大地提升空間,特別是在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互聯網等公用技術平臺中,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引領作用還是稍微有些被弱化!碧K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在接受記者采訪說道。
但是黃志龍也指出,此次對于這些關系國家重要經濟命脈領域的新表述,有利于推動后期央企在這類領域的重組整合,而這也是未來“鞏固加強一批”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的發展方向。
7月29日消息,越南政府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臺灣企業臺塑集團旗下一家越南鋼鐵廠排放的污染物已經影響了當地20萬人口的生存環境,包括4.1萬漁民。
越南媒體Thanh Nien周五援引這份報告稱,臺塑集團排放的污染物影響了越南中部省份的旅游業。越南政府必須從這次事故中吸取教訓,采取適合的方案解決環境問題,特別是在吸引外商投資時。
報告稱,臺塑集團將從下個月開始對受影響群眾展開賠償。
今年4月,越南中部四個省份河靜、廣平、廣治、承天順化出現了數以噸計的魚類死亡,包括一些稀有品種。
5月,數百名越南人上街抗議,表示臺塑越南鋼鐵廠污染海洋,指其排放污染物是造成越南中部沿海魚群大量死亡的原因。
臺塑集團對此否認,表示越南政府已經確認洋流紅潮是造成魚群死亡的原因,并非臺塑河靜鋼鐵公司排放廢水所致。該事件并未對臺塑集團在越南投資造成問題。
越南官員經過幾個星期的排查后,于6月末發表聲明,認定臺塑建造的鋼鐵廠是造成海產死亡的罪魁禍首。官員表示,臺塑已經同意支付5億美元,賠償死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