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 N08926不銹鋼板生產廠家Q390鋼板生產廠家430不銹鋼管的介紹???
是按照美國ASTM標準生產出來的不銹鋼的一個牌號。
430相當于我國的1Cr17不銹鋼管。430含炭0.01%,含鉻~17%
屬于國際不銹鋼標示方法 。430不銹鋼管--S43000(美國AISI,ASTM)
430對應的中國牌號是1Cr17
特性及用途:耐蝕性良好的通用鋼種,建筑內裝飾用,重油燃燒器部件,家庭用具, 家用電器部件
國際不銹鋼標示方法
美國鋼鐵學會是用三位數字來標示各種標準級的可鍛不銹鋼的。其中:
①奧氏體型不銹鋼用200和300系列的數字標示,
②鐵素體和馬氏體型不銹鋼用400系列的數字表示。例如,某些較普通的奧氏體不銹鋼
是以302、 304、 316以及310為標記,
③鐵素體不銹鋼是以430和446為標記,馬氏體不銹鋼 是以410、420以及440C為標
記,雙相(奧氏體-鐵素體),
④不銹鋼、沉淀硬化不銹鋼以及含鐵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專利名稱或商標名。
鋼的編號和表示方法
①用國際化學元素符號和本國的符號來表示化學成份,用阿拉伯字母來表示成份含量:
如:中國、俄國 12CrNi3A
②用固定位數數字來表示鋼類系列或數字;如:美國、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順序組成序號,只表示用途。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這意味著央企整合重組進入了新階段。7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再次要求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并提出去產能和去杠桿的關鍵是深化國有企業和金融部門的基礎性改革。對照政治局會議精神和國辦《意見》可以發現,促進國有企業真正做強做優做大,同時服務于中央部署的“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已成為新階段央企改革的主要目標。
央企改革的政策制定,以“1+N”方案為底盤!1”是《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輔之以“N”類子系統的配套文件體系。而在子系統中,央企的整合重組向來被認為是最敏感的一個“N”。鞏固加強、創新發展、重組整合、清理退出哪類行業哪些企業,都會牽扯傳統利益格局的調整,涉及央企改革的深水區域。央企產業分布過廣、企業層級過多、資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等結構性弊端能否消除,在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中是擔當排頭兵還是會拖后腿,重組整合是最關鍵的關口之一。國辦《意見》明確提出,央企結構調整和重組的重點工作是“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表述,與此前表述相比,新增了“鞏固加強一批”,并提到了最前位次。這種變化既表明了央企改革持續闖關的決心,也完善了央企整合重組的路線圖。而透過央企整合重組的“加減乘除”,還表明了政策面對增強發展動能的最新“算法”。
加法:重在增強國家和國民經濟安全
《意見》關于央企整合重組“加法”的表述是“鞏固加強一批”。其中包括:對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等要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對重要通信基礎設施、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和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領域,以及核心軍工能力領域,實行國有獨資或(絕對)控股等。
之所以新增這個“加法”,既是內外環境變化使然,也是對央企價值作出正確判斷的結果。從外部環境看,影響中國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正快速集聚,地緣沖突有增無減,國際間產業整合兼并方興未艾,中國外部環境和自身國際角色的變化,要求中國主動應對;從內部環境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公共服務標準不斷提高,也要求經濟主體迅速適應新形勢、新節奏、新角色。在此變化過程中,央企承擔著重要職責。無論是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開拓者還是公共服務的供應者,央企都不可能袖手旁觀。一方面,央企本就是國家戰略的行為主體,對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安全至關重要;另一方面,央企的結構性弊端和消除這些弊端的過程,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改革紅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尚需挖掘的價值洼地。簡單地將央企視為對社會資源的擠占搶奪者,希望推倒重來,是無視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特點,無益于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安全的保障,無益于釋放央企改革的紅利;簡單地將央企和其他類型國企視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定盤星,遲滯央企改革,是無視央企存在的資源錯配、效率低下、限制競爭和創新等弊端,同樣無益于激發社會活力,釋放改革紅利。
UNS N08926不銹鋼板生產廠家H13圓鋼鋼錠生產廠家7CrSiMnMoV圓鋼 12CrMoV圓鋼、9Cr18MoV圓鋼、5CrNiMo圓鋼、9Cr2Mo圓鋼、3Cr2W8V圓鋼、
4Cr9Si2圓鋼、25Cr2MoV圓鋼、25Cr2Ni4MnMoA圓鋼、5CrNiMo圓鋼、5CrMnMo圓鋼、Cr12MoV圓鋼、
H13圓鋼、3Cr2W8V圓鋼、W18Cr4V圓鋼、W6Mo5Cr4V2圓鋼、W9Mo3Cr4V圓鋼、20Mn2圓鋼、 如何認識央企乃至國企的價值,習近平去年在吉林長春考察調研國企時首次給出了三個判斷標準:“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今年7月4日,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進一步指出,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央企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主導地位,在國防、重大基礎設施、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產業的優勢地位,顯然符合“三個有利于”的價值判斷標準,有條件盡快做強做優做大,從而發揮出保障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作用。這就是央企整合重組的“加法”邏輯。
減法:重在擴大供給側改革切入點
《意見》指出,要通過大力化解過剩產能,加大清理長期虧損、扭虧無望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力度,下大力氣退出一批不具有發展優勢的非主營業務,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清理退出一批央企。這意味著央企整合重組也在做“減法”。
實際上,央企的“減法”原則,在推出國企分類改革方案時就已確立。只不過,退出一般性競爭領域的原則,在今天特別集中到了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這些行業的產能消腫和僵尸企業清理退出,難度不小。
以鋼鐵業為例,按照2月份國務院《關于鋼鐵產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要求,鋼鐵業5年內應壓解1.4億噸產能,其中今年就應完成4500萬噸的去產能任務。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粗鋼產量僅下降1.1%,鋼材產量還有增長。之所以產能難去,在于許多產能過剩嚴重的企業已無贏利空間,運轉依賴銀行貸款,一旦停產可能導致銀行斷貸,因此寧可賠本也要維持運轉。此外,產能關停涉及地方財政來源的縮小和大量員工轉崗下崗,地方政府的態度不夠積極。
落實“三去一降一補”,打破目前的利益僵局,央企可起帶頭作用。一方面,央企的條狀管理模式有利于決策下行,排除其他干擾;另一方面,央企在集團層面重組的步伐在不斷加快,這為通過整合重組落實“三去一降一補”提供了可行路徑。今年前7個月,央企至少已啟動或完成了7組重組企業的兼并重組試點。根據《意見》,下一步裝備制造、建筑工程、電力、鋼鐵、有色金屬、航運、建材、旅游和航空服務等領域企業重組將加快,通信、電力、汽車、新材料、新能源、油氣管道、海工裝備、航空貨運等領域相關中央企業將共同出資組建股份制專業化平臺,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聯合開發力度。普遍預測,未來幾年,央企將從105家減到5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