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已經駛入了由“大”變 “強”的軌道,不過這更需要電線電纜生產企業通過改革,通過兼并重組來共同完成。換句話說,中國電線電纜行業想要化腐朽為神奇,根本就在于科學的轉型升級手段。
目前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已經成為全球產值最高的國家,經過了幾十年的粗放式發展,我們也看到在經歷了粗放式發展后留下的一些后遺癥,比如集中度不高、管理成本高、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率越來越低、研發成本投入不足等等。
目前的經濟運行狀態是一個市場化的出清過程和政府反周期操作在反復交替,但假若缺乏改革的大力度推進,僅依賴于政府用政策工具進行反周期操作還是很難扭轉市場下行的趨勢。下降的GDP增速,可能減少的基建投資,環境資源的約束都將進一步壓縮整個電線電纜行業市場,倒逼著中國電線電纜企業轉型。
內轉型升級的關鍵
第一, 要向重點行業轉型。目前,許多線纜企業大多生產電力電纜和民用電纜。這些產品由于市場需求量很大,使之很多企業都參與到這個領域,隨之帶來的競爭可想而知。俗話說得好,對于企業來說寧可做小池塘里的大魚,也不做海洋里的小魚。所以,我們的企業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首先了解國家對每個行業的重視度,然后預測未來的市場容量,從而早一步著手研究符合國家重點行業和產業發展需求的產品。
第二, 應該謀求產品升級。拿電力線纜生產企業為例,許多企業都在生產220KV及以下電力線纜產品,該低壓電線電纜產品雖具有很大的市場需求量,但相對技術要求不是太高,所以同類產品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對于一些有資金、技術支持企業來說,由中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轉型是當務之急。
第三, 必須進一步壓縮成本,向管理要效應。成本中可以“挖”出利潤,很多電線電纜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始終不去做。一般降低成本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降低生產成本,二是降低銷售成本。很多電線電纜企業將成本控制簡單地理解為:“避免費用的發生或減少費用的支出”。這些電線電纜企業滿足于降低消耗和裁減冗員,甚至縮減一線工人的工資,認為這樣就控制了成本。其實不然,一旦一個企業依靠削減員工待遇實現了成本的下降,很可能會由此引發員工的強烈不滿和人事上的動蕩;而如果一個企業在產品的研發與生產上緊縮銀根,也會導致在新產品的開發與產品的品質停滯不前。最有效的節約成本的方式是進行系統和科學的規劃和管控,管理出效益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拿銷售成本支出為例,我們要做到將每一個銷售過程進行切割,按步驟和流程化去管理,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一分也不能支出。
簡單來說,對內的轉型升級需要走好、走穩重要的兩步,一個是加大研發力量,從提高生產工藝到生產技術方面,提高產品利潤率,順應市場的需要。另外一個是加大科學管理,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來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其目的也在于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品的利潤率。
國內線纜行業現狀
中國電線電纜行業作為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的"神經"與"血脈",受經濟運行規律的影響很大。電線電纜行業的發展受國民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國民基建影響甚大,在國家GDP基數,還有環境資源影響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將發生調整的情況下,電線電纜行業的發展也將受到深度影響。
對于中國經濟的看法,整體來看,未來兩三年都將是一個緩慢出清的過程,現在來看這個過程仍在延續。去年GDP增速是7.7%左右,今年是7.5%左右,明年要保7.5%可能較難,估計未來將以維持在7%左右為目標。未來假若要保住7.5%的話,付出的成本將越來越高。
中國電線電纜行業擁有各類電線電纜企業七千多家,但是這些電線電纜企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最大的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也不過在1%-2.5%的市場。行業集中度低,大多數規模較小企業,依靠不正當手段無序競爭,導致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產品差異程度小,營銷方式手段相差不大,造成價格競爭激烈。比如像遠東電纜這樣的連續十幾年的中國第一的電線電纜生產企業,每年電線電纜產值也不過一百多億,在以萬億計的中國電線電纜市場上,只有1%多點的市場占有率。連中國第一的電線電纜企業尚且如此,其他中小型電線電纜企業也有不用說了,市場份額更是少的可憐。
我們發現在全國各個行業都在呼吁轉型升級,甚至連政府都在改革。因此說,電線電纜行業謀求發展的重要渠道便是“轉型升級”。而轉型升級需要分兩步走,一步是內部的轉型升級,另一步則是對外的轉型升級,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