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20年里,中國貢獻了全球粗鋼產量增量的約80%。今年以來厚壁無縫鋼管的價格反彈,直接刺激了鋼鐵廠復產的浪潮,使得去產能形勢愈發嚴峻。集中度低、產能嚴重過剩的陰影,困擾著我國鋼鐵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進程,成為鋼鐵業實現健康發展的一大障礙。
數據顯示,2016年4月份,全國粗鋼產量6942萬噸,同比增長0.5%,去年同期為下降0.7%;鋼材產量增長0.5%,增速同比回落2.9個百分點。鐵合金產量增長6.3%,去年同期為下降3.9%。價格方面,鋼材價格大幅回升。4月份,國內市場厚壁無縫鋼管價格綜合指數平均為78.42點,比上月提高11.29點,同比提高4.43點。
在去產能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哪些問題?應如何看待鋼鐵行業的“過山車”現象?兼并重組是解決結構失衡、惡性競爭的“良方”嗎?鋼鐵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應著重在哪些方面?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研究員周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