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厚壁無縫鋼管業頻繁遭到打壓,首先是因為自身目標太大。目前中國鋼鐵產量占全球的一半,隨著國內需求趨于飽和,過去兩年中國加大了鋼材出口力度,這是對外部需求上升的正常反應,也是中國鋼鐵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結果。然而,由于歐美勞動力成本和環境成本較高,當地鋼鐵業更容易受到廉價進口鋼材的沖擊,這就導致中國鋼材出口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順風順水后,遭遇到越來越大的貿易摩擦壓力。
而與歐盟不同,美國對中國鋼企的打壓還有很強的政治因素。美國并非中國鋼產品的主要市場,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鋼材只占其總進口量的約7%。因此,美國將國內企業的困境歸咎于中國,其目的是不單純的。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縱觀歷次美國大選期間,國內貿易保護情緒都會明顯升溫。中國是世界最大貿易國,又是鋼鐵第一大國,因此美國國內兩個政黨都會通過貿易保護來“敲打中國”,借此贏得選民支持。
中國鋼鐵業目前面對的是一場針鋒相對的斗爭,中國政府要鼓勵企業依法進行抗辯,堅決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同時,我國鋼鐵業必須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等法律法規,尤其要高舉環保標準這一利劍,讓不達標的鋼鐵產能徹底退出,通過有效化解過剩產能,最終實現鋼企脫困以及出口貿易摩擦減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