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生物質燃料標準體系的建立始于2000年,由歐洲標準化委員會委托瑞典標準委員會制定,荷蘭、德國等國家參與了該標準體系的制定。歐盟的生物質燃料包含生物質成型顆粒和壓塊、木屑、薪柴等固體生物質燃料,其生物質固體燃料的含義遠遠超出中國對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的定義范圍。歐盟生物質固體燃料技術委員會(CEN/TC335 )識別并挑選了一系列需要建立的固體生物質燃料技術規范,在歐盟內部開始試行,并由試行國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目前,CEN/TC335已經制定了30個技術規范,分別涉及生物質成型燃料的術語;產品規格、分類和質量保證;產品的取樣和樣品制備;成型燃料的熱值、水分、灰分、揮發分等物理的或燃料的堆積密度、顆粒密度、機械強度等機械的試驗方法;成型燃料中C, N, H及S, C1等各種微量化學元素的化學分析測試方法等5個方面。除了生物質固體燃料的相關標準,歐盟還制定了生物質燃料的燃燒設備標準,涉及生物質固體燃料顆;驂簤K的燃燒器、加熱器,及以生物質固體燃料為燃料的鍋爐、民用炊事爐灶、采暖裝置及蓄熱式爐的相關要求和測試方法等(田宜水等,2010)。
3、其他成型工藝。除了上述主要成型工藝外,還有碳化成型工藝。該工藝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先成型后炭化。一類是先炭化后成型。(1)先成型后炭化工藝。工藝流程為:
詳細說明:24小時服務熱線:15165383280 QQ:656170232 聯系人:王經理
廠家誠信經營,全國城鄉均可送貨上門,。
對生物燃料評價的環境標準主要包括能量平衡和溫室氣體排放。生物燃料整個生命周期的能量平衡和溫室氣體排放情況1)能量平衡方法對生物燃料生產過程能量特性的評價有兩個基本的方法,即能量平衡和能量效率。 能量平衡是指生產得到的生物燃料所具有的能量與生產過程投入的能量的比率,量投入只計算化石能源的投入,而包括生物質原料自身在內的生物質能的投入不計算在內。能量平衡的比率可以大于1。這一指標可以用來評價生物燃料減緩氣候變化速度的能力。
生物燃料的燃燒利用雖然也排放COZ,但是由于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z,由此實現了碳的封閉循環,因此,單從生物燃料的直接燃燒角度分析,生物燃料屬于碳中性燃料。但是從生物燃料的生命周期分析,在原料生產、運輸、轉化和配送等各個環節存在大量的間接排放,而且排放量最大的過程在原料生產環節。同樣,化石燃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燃料生產過程也會排放大量的溫室效應氣體。
CO濃度和排放速率。CO是燃料不完全燃燒的產物,CO的產生不僅會損失一半的熱量,而且其毒性很強,會危害人體的血液和神經。中國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和燃氣采暖熱水爐環保認證技術規范規定了熱負荷不大于70 kW的熱水器和采暖爐的CO排放標準:煙道式、強排式熱水器在無風狀態下,燃燒煙氣中CO含量}0. 03%;平衡式、強制平衡式、室外型熱水器在無風狀態下,燃燒煙氣中CO含量簇0.0500。采暖爐在燃燒工況特殊條件下,燃燒產物中的CO含量濃度應小于o. io%,而要求熱水器和采暖爐燃燒煙氣中NO}含量C0. 009 0 a(燃氣種類:天然氣和人工煤氣)。生物質燃料如果作為熱水器和采暖爐燃料,則至少應該滿足以上要求。
生物質燃料的利用途徑我們更了解了嗎? 生物質燃料具有低碳、節能、環?稍偕玫膬瀯。成為鍋爐行業最受歡迎的產品,新型節能環保社會的發展生物質燃料也將做出最大的貢獻。生物質成型燃料的密度一般為1.1-1.3t/m3, 熱值約為4400±100Kcal/Kg。1噸生物質成型燃料相當于~0.6噸標準煤或0.41噸柴油/燃料油。
能量效率是生產得到的生物燃料所具有的能量與生產過程投人的所有能量的比率,投入能量的計算既包括化石能源,也包括生物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因為生物質轉化為生物燃料過程中存在能量損失,因此能量效率小于1e。從評價發展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能力角度分析,能量平衡是一個有用的標準。從提高生物燃料的社會和生態功能角度考慮,降低生物燃料生產過程中化石能源的投入是有利的。車用化石燃料的能量平衡指標為o.s}o.s,由小麥、甜菜和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的能量平衡比率為1 ^-2. 5,有報道說甘蔗生產燃料乙醇的能量平衡比率大約為8。這些數據表明所有的生物燃料的能量平衡比率均優于化石燃料。
根據生態經濟學和工業生態學原理,所有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之間,是存在網狀或鏈狀關系的。并且,短鏈與長鏈結構相比,長鏈結構循環轉化的環節較多,對于物質能源的多層次利用以及工業系統的穩定發展是有利的,能夠保證系統生產力的提高。同時,網狀結構的優點在于其各個環節是相互聯通的,途徑是多條的,這樣可以保證生態系統具有相對穩定性,對于減少和分散風險也是有利的。然而,當前河南企業產業園區內其余共同生產的企業是比較少的,所生產產品的種類也較單一,其產業鏈條相對單一,完善的工業共生鏈條還沒有形成,這種情況下,對實現生物能源的可持續發展,走循環經濟之路是不利的。
紛的依據。中國生物質成型燃料標準體系應該由技術條件標準、測試、試驗標準和公用標準系列組成,該標準體系應該在規劃期內分步實施、分段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