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燃料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燒、熱化學轉換和生物化學轉換等3種途徑。生物質燃料的直接燃燒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是我國生物質能利用的主要方式。生物質燃料當前改造熱效率僅為10%左右的傳統燒柴灶,推廣效率可達20%-30%的節柴灶這種技術簡單、易于推廣、效益明顯的節能措施,是現在新能源建設最受歡迎的產品。也是現在我們
國外固體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已有20余年歷史,基本上都以木料加工殘余物或林材加工剩余物作為原料,木質素的含量和熱值較高;中國固體生物質成型燃料則主要以桔稈為原料,堆積密度低、灰分含量高、熱值低。雖然瑞典、芬蘭、丹麥等北歐國家也有以秸稈作為燃料原料的,但這些國家主要以大型農場為原料基地,農事耕作、加工已實現了全過程機械化,具有與成型燃料加工配套的收集、運輸、儲存設備。中國農村實行的是家庭承包責任制,主要農作物的機械化水平只有40%左右,全國機械化程度很不均衡,這種落后的農機(技)水平(包括生物質收集、運輸、儲存)與自動化水平較高的成型燃料加工設備經常出現配合方面的矛盾,生產系統經常出現問題。
詳細說明:24小時服務熱線:15165383280 QQ:656170232 聯系人:王經理
廠家誠信經營,全國城鄉均可送貨上門,。
可以注意到環境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比對生態系統的質量和資源的影響重要得多。另外,更為相關的影響是無機物和化石燃料排放對呼吸系統的影響(表8. 10),影響分別由顆粒燃料鍋爐和顆粒成型機排放的顆粒物和NO=,拖拉機和造粒機消耗的柴油,以及鍋爐和氮肥耗的天然氣等造成。顆粒燃料燃燒的貢獻同化石燃料各操作過程的環境貢獻是相反的,由于灰是被避免產生的產品,因此含鉀化肥的生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從木質顆粒燃料產生的全球負荷中被扣除。
生物質顆粒燃料,主體為純木質原料,不含任何粘合劑及添加劑,只將木屑經專業機械處理、壓縮成型改變其密度、強度、燃燒性能,使其成型燃料密度大,松散物料“致密無間”,從而限制了揮發物的溢出速度,延長揮發物的燃燒時間,使燃燒反應大部分只在成型燃料的表面進行。在爐灶供給的空氣充足夠用時,未燃燒揮發分子的損失很少,從而減少了黑煙的產生。因成型燃料質地密實,揮發物溢出后剩下的炭結構也相對緊密,運動氣流不能將其解體,炭的燃燒可充分利用。在燃燒過程中可清楚地觀察到,藍色火焰包裹著明亮的炭塊,爐溫大大提高,燃料時間明顯延長。整個燃燒過程的需氧量趨于平衡,燃燒過程比較穩定。
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熱值。生物質燃料對我們來說已經不陌生了吧,從網上我們也能夠了解到關于生物質燃料的更多知識, 但是大家知道生物質燃料有哪些利用途徑呢?如果您還不知道的話您可以和我們一起往下看 生物質燃料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燒、熱化學轉換和生物化學轉換等3種途徑。生物質燃料的直接燃燒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是我國生物質能利用的主要方式。生物質燃料當前改造熱效率僅為10%左右的傳統燒柴灶,推廣效率可達20%-30%的節柴灶這種技術簡單、易于推廣、效益明顯的節能措施,是現在新能源建設最受歡迎的產品。也是現在我們經濟發展中最不可少的燃料之一。
生物質成型燃料的密度一般為1.1-1.3t/m3, 熱值約為4400±100Kcal/Kg。1噸生物質成型燃料相當于~0.6噸標準煤或0.41噸柴油/燃料油。
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是把生物質固化成型后采用略加改進后的傳統燃煤設備燃用,該技術將低品味的生物質轉化為高品味的易儲存、易運輸、能量密度高的生物質顆粒(pellets)狀或狀(briquettes)燃料,熱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能效可達45%(如瑞典的Kcraft熱電工廠),超過一般煤的能效。歐洲在生物質成型燃料方面起步較早,900萬人口的瑞典年顆粒燃料使用量為120萬噸,瑞典20%集中供熱是生物質顆粒燃料完成的;600萬人口的丹麥年消費成型燃料70萬噸。瑞典還開發了生物質與固體垃圾共成型燃燒技術,解決了垃圾燃燒有害氣體二惡英(dioxin)超標問題。
生物質燃料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燒、熱化學轉換和生物化學轉換等3種途徑。生物質燃料的直接燃燒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是我國生物質能利用的主要方式。生物質燃料當前改造熱效率僅為10%左右的傳統燒柴灶,推廣效率可達20%-30%的節柴灶這種技術簡單、易于推廣、效益明顯的節能措施,是現在新能源建設最受歡迎的產品。也是現在我們
目前,世界上了解能源與環境關系的人大有人在,但為數不多。80%以上的人們不明白能源與環境的關系。 中國未來生物質顆粒機將作為未來新能源的主力軍,生物質顆粒機將大有作為。現在,人類正在面臨著發展和環境的雙重壓力。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能源為重要動力,經濟越發展,能源消耗的越多,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費量巨增,就有兩個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一是由于大量的能源消耗而帶來的環境污染日超嚴重,二是:地球上僅有的化石能源總有一天會被掘空,據科學家按現在的世界消耗量推算:世界上的石油能源在今后50年到80年間,將最后消耗殆盡。到2059年,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口油井開鉆200周年之際,世界上的石油能源也就所剩無幾了。另一方面,由于現在過度消費化石燃料過快,過早的消耗了這有限的資源,而這些化石能源在消耗的過程中,釋放出了大量的多余能量和碳素,打破了自然界的能量和碳的平衡,使得大氣的臭氧層遭到了嚴重破壞,在對氣候變暖和頻繁的酸雨其這些災難性的環境給人類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威脅。這就是說:如果人類在不發展出新能源來替代常規的化石能源,在能源中占主導地位,在不遠的將來,世界必將發出嚴重的,災難性能源和環境危機,是人類在下一個世紀將面臨的三大最有可能發出的災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