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新疆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
                發布者:zhuneng  發布時間:2016-01-23 22:18:20

                      準東—皖南工程是國家電網在特高壓輸電領域持續創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電網技術的新高度。該工程的建設進一步增強了我國在電網技術和電工裝備制造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與核心競爭力。超大容量、超遠距離、更低損耗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對于有序推進國內互聯、洲內互聯、洲際互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重大示范意義。

                繼2015年12月15日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全面建設后,2016年第一條特高壓輸電工程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東—皖南工程”)1月11日正式開工。該工程起點位于新疆昌吉自治州,終點位于安徽宣城市,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6省區,線路全長3324公里。工程投資407億元,預計2018年建成投運。

                準東—皖南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是國家電網在特高壓輸電領域持續創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電網技術的新高度。該工程也是實施“疆電外送”的第2條特高壓輸電工程,對于促進新疆能源基地開發、保障華東地區電力可靠供應、拉動經濟增長、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華東地區燃煤電廠分布密集,嚴重超出環境承載能力。在新疆集中建設大容量燃煤坑口電站及風電廠,通過準東—皖南工程外送,煤炭綜合利用效率高、排放治理效果好。工程建成投運后,每年可向東中部送電約660億千瓦時,減少燃煤運輸3024萬噸,減排煙塵2.4萬噸、二氧化硫14.9萬噸、氮氧化物15.7萬噸,將有效促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的實現。

                準東—皖南工程實現了自主創新的新跨越。電壓等級由±800千伏上升至±1100千伏,輸送容量從640萬千瓦上升至1200萬千瓦,經濟輸電距離提升至3000—5000公里,每千公里輸電損耗降至約1.5%,進一步提高直流輸電效率,節約寶貴的土地和走廊資源。進一步增強了我國在電網技術和電工裝備制造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與核心競爭力。超大容量、超遠距離、更低損耗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對于有序推進國內互聯、洲內互聯、洲際互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重大示范意義。

                新疆能源資源豐富,是我國五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具備同時開發煤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的條件。準東地區已探明煤炭儲量約2136億噸,2020年煤炭規劃產能可支撐外送煤電裝機規模為4000萬千瓦。新疆也是國家規劃建設的9個大型風電基地之一,風電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億千瓦。截至2014年底,新疆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200萬、800萬、370萬千瓦,現有輸電通道已不能滿足大規模電力外送。

                業內專家表示,建設準東—皖南工程,將擴大新能源消納范圍,有力促進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此外,特高壓電網投資大,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具有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等優勢,可有力帶動電源、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上下游產業,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將發揮十分重要的拉動作用。根據投資估算,準東-皖南工程投資達407億元,將增加輸變電裝備制造業產值285億元,直接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約1018億元,可增加就業崗位2.8萬個,每年拉動GDP增長130億元,增加稅收24億元,并將帶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成為連接西部邊疆與華東地區的“電力絲綢之路”。

                據了解,2013年9月,國家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通過逐步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等措施替代燃煤,實現燃煤消費總量負增長。2014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環保部聯合印發《關于印發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新疆等煤炭資源富集地區,按照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標準,建設大型燃煤電站(群);推進準東等9個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千萬千瓦級現代化大型煤電基地建設,加快重點輸電通道建設,加大向重點區域送電規模,緩解人口稠密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壓力。

                特高壓電網是重大基礎設施、能源網絡和生態環保工程。國家電網積極響應國家穩增長工作部署,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緊啟動一批拉動經濟效果好、促進清潔發展的特高壓工程。自2014年11月同時開工“兩交一直”特高壓工程以來,至2016年1月開工準東—皖南工程,國家電網與地方政府協調聯動、在14個月的時間內密集開工了10項特高壓工程,開創了我國電網建設歷史上的全新發展時期。

                目前,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六直”特高壓工程,在運在建17項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超過2.8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超過2.9億千伏安(千瓦),累計送電超過4300億千瓦時。特高壓電網的資源綜合優化配置平臺作用顯現。依托大電網發展新能源,國家電網新能源并網裝機已突破1.4億千瓦,成為世界風電并網規模最大、太陽能發電增長最快的電網。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最新資訊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