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采用國內首創的面向油氣勘探開發的地井電磁測量采集系統,為攻克遼河探區火山巖勘探技術難題打造了新利器。這個系統由東方物探聯合中油測井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聯合研制。
近期,東方物探綜合物化探處承擔的“遼河坳陷紅星地區火山巖目標電磁勘探技術攻關項目”圓滿完成。項目采用國內首創的面向油氣勘探開發的地井電磁測量采集系統,為攻克遼河探區火山巖勘探技術難題打造了新利器。這個系統由東方物探聯合中油測井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聯合研制。
遼河坳陷凹陷紅星地區具有優越的石油地質條件,火山巖發育且期次較多,常規地震方法進行勘探時,火山巖對地震波傳播具有較強屏蔽作用,影響中深部地層的成像精度,因而制約了這個地區取得高質量的勘探成果。如何攻克火山巖勘探難題,是東方物探為遼河油田勘探開發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作為東方物探非地震勘探經營單位,綜合物化探處致力于研發新的技術利器,為破解油氣勘探技術難題做貢獻。
根據電磁勘探特有屬性,研究火山巖油氣勘探開發難題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電磁勘探不受火山巖地層屏蔽影響,通過地面發射、井中接收的觀測方法,能夠在火山巖儲層附近接收到高信噪比的電磁信號,分析不同周期電磁場信息能夠了解不同期次火山巖橫向分布范圍,從而預測火山巖油藏的分布范圍。在股份公司勘探生產分公司和遼河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綜合物化探處組織國內科研力量聯合攻關,從2016年5月開始進行地井電磁采集系統試驗設計,經過半年的技術攻關,11月完成地井電磁測量采集系統的整體設計、研制和室內調試等工作。
這個系統由地面大功率電磁發射系統、地面控制系統及井下接收三部分構成。系統工作方式為地面大功率發射系統向井下油氣藏目標發送低頻電磁信號,井下電磁陣列接收探頭同步接收包含油氣藏信息的電、磁信號,并傳輸至地面采集系統,在室內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分析,可以對井筒周圍至少1公里范圍的地層進行高精度電阻率、極化率成像。這個系統充分體現經濟技術一體化理念,只利用一口井就可以搞清井筒周圍地層巖性及油氣藏分布情況。
2016年11月中旬,該系統在遼河探區進行了試驗,數據采集過程設備工作正常,順利完成試驗設計內容。有關專家經過現場檢測評估,認為系統達到設計要求,數據質量較高,能夠滿足油氣藏分布或剩余油氣分布預測的應用要求。這一方法將對破解遼河探區火山巖勘探難題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