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的升級版Master再次震撼世界,在網絡上60連勝人類一流圍棋高手,讓人類棋手黯然承認“完全不是對手”。這一事件受到包括《新聞聯播》在內的諸多重量級媒體的關注,影響力遠遠超出圍棋界。
職業棋手們都在從棋局內容上反思人類圍棋的不足,Master從技術上顛覆了人類對圍棋的認知,如果說真的有“圍棋上帝”存在的話,無疑,人類棋手和他還有遙不可及的距離。
去年3月,橫空出世的AlphaGo4比1大破李世石,已經讓世界震驚不已,這一結果在圍棋之外各領域似乎更具象征意義,而圍棋界自身,隨著AlphaGo的飽食遠揚,加上人類大賽層出不窮、中韓爭霸如火如荼,倒是逐漸淡化了人工智能的影響。如果AlphaGo就此封刀,大約只會成為我們延續數千年的圍棋史冊上一個突兀的傳奇。去年11月,日本人工智能程序zen挑戰老牌超一流棋士趙治勛,1比2敗北,盡管職業高手們一致認為zen的實力還比不了AlphaGo,但感覺“人類頂尖高手可以和人工智能一戰”的不在少數。尤其是中韓最強的柯潔、樸廷桓雄心勃勃,認為自己面對AlphaGo時的表現肯定會強于李世石。
可是AlphaGo換上“大師”(Master)的馬甲,在網絡上重新出山后,徹底粉碎了人類棋手的希望?聺、樸廷桓、陳耀燁、唐韋星、羋昱廷、古力、范廷鈺、樸永訓、柁嘉熹、井山裕太……一眾中日韓三國最強悍的高手在其“魔爪”之下狼奔豕突,幾無勝機,被全面碾壓。以“前五十手天下第一”笑傲的聶衛平棋圣親自操刀上陣,仍無法逼出“大師”的弱點?紤]到人工智能一日千里的進步速度,而今年的柯潔、樸廷桓們很難說會比去年更強,以此趨勢,人類高手只有被人工智能越甩越遠。
從棋局內容上看,“大師”的棋經常有離經叛道之舉,人類公認的“俗手”TA照走不誤,并且通過實戰驗證說明效果良好。是人類對圍棋的了解實在太過膚淺嗎?現在看來,秀行先生的“棋道為百,我所知不過為七”真不是自謙之語。
從AlpahaGo到Master,人工智能完全打破了人類棋手的神秘,Master砍瓜切菜一般讓人類頂尖高手們絞盡腦汁仍無計可施,自己則每手棋都只用7、8秒時間,這其中肯定還包括了“人工肉臂”點鼠標落子的時間。難以想象,如果給了人工智能更充裕的時間進行判斷和選擇,TA究竟能將人類欺凌到什么地步。
有人為之興奮,更多的人感到茫然。從技術上來講,人類圍棋已經遭遇了徹底的壓制,雖然宏觀上看這是時代進步的好事,但對于圍棋人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以前我們一直標榜的“圍棋的境界是電腦所無法理解的”,現在在人工智能的無情摧殘下,只剩下刺眼的五個大字——境界算個球!
或許,我們一直沒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境界,或許人工智能的俗手才是高境界;蛟S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境界,只有一堆冷冰冰的數據……
不光是圍棋,當人工智能寫的詩和文章行云流水,人類還有多少可以引以為傲的“無法模仿的藝術”?“雙眸剪秋水,一手彈春風,歌盡琵琶怨,醉來入夢中。”這是一首人工智能寫的五絕,當然,還無法與李杜王孟等大家的作品相提并論,但也是有模有樣。何況我們的“當然”也只是自己想當然,有專家認為人工智能寫的詩并不是創作,只是基于大數據的一種搜索與整合,缺乏人類的靈性?墒窃姷暮脡幕蛟S無法定論,因為人類自身的判斷從來沒有“唯一的標準”,但圍棋有勝負,這就是標準……人工智能的圍棋也是基于大數據,但這些“沒有靈性”的數據整合輕松擊倒了人類的靈性與境界,這絕不僅僅是圍棋界的尷尬。
圍棋是競技,更是文化、是藝術,當競技一面在高科技面前變得脆弱,我們所標榜的“藝術性”是不是只是人類的自娛自樂呢?
或許,人還是不要探究得太多為好,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會更加快樂。如果人類發現自己在浩渺宇宙中只是一群小小的蚍蜉,那種滋味不知如何去體會?
圍棋從未像今天這樣與人類的發展如此緊密地掛鉤,為了證明人類的智慧絕不會被輕易擊倒,人類棋手必須逆流而上,找到與人工智能抗衡的鑰匙。
至少對于人類,圍棋藝術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