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買回來,各種“裝飾裝修”必不可少,而發動機護板更是熱門的加裝項目。許多車友對于底盤較低的轎車跑爛路非常擔憂,害怕遇到凸凹不平的路面或是輪胎壓蹦的石子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傷,這似乎成為一項“中國特色”的養車妙招。但也有許多不同意見認為加裝護板并沒有什么必要,還會帶來一定的問題如安全隱患、共振異響等,所以汽車廠家并沒有設計發動機底部的保護件,這樣做無異于畫蛇添足。
對于發動機護板的問題,簡直是眾說紛紜,各執一詞。那么,到底需不需要安裝發動機護板?是因為中國道路路況復雜的特殊國情,還是消費者自己的畫蛇添足呢?值得我們對其進行深究。
發動機護板水不深,不同材質性能有差
在國內,發動機護板與汽車貼膜、座椅加套一樣,是屬于非常流行的本土特色加裝項目,也就意味著就不存在任何所謂的“廠家原裝”、“正品授權”等產品。所有的發動機護板都來自于各地眾多汽配廠家針對熱門暢銷車型的開模定制生產,主要有鋼質板、硬塑樹脂、鋁合金(或“鈦合金”)、塑鋼這四種類型,而價格也千差萬別。
發動機護板的“水”其實并不深——鋼質板最重,硬塑樹脂最便宜,鋁合金噱頭大于效果,塑鋼時下最流行。鋼質板特別厚,防撞擊效果不錯,一般至少會有10KG以上的重量,影響汽車油耗,而且嚴重影響汽車發動機下沉的安全特性;鋁合金的硬度還不如鋼質板,但是價格卻比鋼質板貴了不少,成分復雜,很難判斷其保護特性,被腐蝕的可能性也較大,也影響發動機下沉;硬塑樹脂的護板成本最低,質量很輕,價格卻是最便宜的,但是它對異物撞擊的保護不夠;塑鋼看起來與硬塑樹脂沒有太大差別,但是硬度上卻優秀很多,抗腐蝕,回彈性很好,但是仍然沒有辦法完全抵御異物撞擊。
硬幣的正面:發動機護板確實有用
發動機護板可以防止底盤剮蹭托底,行走在爛路上也可以阻擋路面坑洼、異物撞擊發動機油底殼,尤其是底盤間隙很小的車型;避免雨水、泥土甩入發動機艙內,久而久之對其中的金屬件或設備造成腐蝕,或泥漿覆蓋住發動機,降低發動機散熱水平;還可以防止被輪胎壓住并卷起來的石子敲擊發動機缸,阻擋其巨大的沖擊力。
硬幣的反面:發動機護板隱患多多
首先,就是影響發動機下沉所帶來的安全問題。發動機下沉設計是指發生高速(>40km/h)正面撞擊時,利用撞擊力使發動機連同支架一起沿著導軌下降,并被底盤卡住來承受力的傳遞,避免使發動機發生縱向位移,入侵駕駛室,影響車內人員的生存空間,產生對駕乘人員的傷害。這是一項被動安全技術,因此,安裝發動機護板在遭遇這樣的危險時,下沉式發動機支架設計卻起不到任何作用,會嚴重影響高速行車的安全性。
此外,加裝發動機護板會減少底盤離地間隙,各式不同的造型,也改變汽車底盤底部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增加了底盤下的空氣紊流,增加了油耗,高速行駛時會影響操控水平;金屬護板如鋼質板與鋁合金板常常會在高速行駛時與車身結構產生共振,形成共鳴腔,從而帶來嚴重的噪音問題;全覆蓋的護板由于將發動機底部完全遮住,影響了空氣流動走向,導致散熱性能出現問題。
到底有沒有必要安裝?給大家幾點選購建議
發動機護板的作用其實還是比較有限,隱患卻比較多,所以大多數汽車廠商并沒有在出廠時安裝護板,其實不是不重視這方面問題,而是他們在反復考慮之后,這部分可以不用專門設計防護設備。類似于Iphone7花費了很多成本,將車身厚度減少了幾毫米,結果國人買回來自以為是地套上厚厚的手機殼。到底裝不裝呢?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和用車環境了。
比如考慮到國內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復雜惡劣的路況,實在是與國外用車環境大相徑庭,而許多車友也希望加裝后圖個穩妥和放心,那么,發動機護板還是有必要裝的。出于安全性的考慮,若經常走高速路線,就盡量不要購買鋼質板或鋁合金板這種金屬材質的護板,因為它們硬度較大,剛性連接,會影響發動機下沉,可以盡量挑選塑鋼材質,塑料樹脂的雖然便宜,但是質量太差不建議購買。市區低速行駛情況比較多,發動機在低速碰撞時根本不會發生下沉,所以可以選購以上兩種硬度較高的金屬護板。
如果日常行駛絕大多數路況都比較不錯,使用環境很好,那么也可以選擇不去折騰。另外,在購買時同一種材質的護板,價格和質量差距并不太大。簡單地講,這種產品,技術含量其實并不高,差異性也不是特別明顯,它們之間主要是體現在護板與車型適配程度,散熱性能,是否對機油、變速箱油位等地方進行了針對性預留口設計,以免日后維護不便。
其實,發動機護板是許多汽配城、維修店或4S店熱衷推銷的加裝項目,但是需不需要加裝,加裝何種材質,還是得擦亮眼睛,考慮清楚自己的實際用車情況,選購合適、質量好的護板產品,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或者輕易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