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鋼鐵決定命運:中美之爭 中國提前鎖定勝局?
                發布者:趙云蕾  發布時間:2017-01-13 09:19:45

                  美國新任總統剛剛上任,美中關系走向也成為人們關心的重要話題,而事實上,自二戰以來,美中競賽從未停止過。而對于二者的輸贏,各說紛紜。小編前兩天拜讀了白云先生的文章,覺得頗有收益,因此分享給大家。



                 。〝祿刂褂2013年。色塊越靠近圓圈外圍,表示該行業的創新能力越強。)

                  一、全球帝國霸權

                  文中提到了全球帝國霸權,如果把全球帝國霸權,比喻成是一個木桶。那么這個木桶,便是由五塊木板構成的,它們分別是工業、科技、金融、軍事、文化,五個維度。這個木桶的木板,有一塊先漏了。緊接著,整個木桶的水都會流光。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前面概括了帝國霸權木桶理論。下面,我們從這工業維度來論述,為什么說,中美之爭,已經失去了懸念。

                  二、中美工業對比

                  1、鋼產量的對比

                  怎么來形容中國工業能力上,對美國的碾壓般巨大優勢呢?最能衡量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莫過于鋼產量。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排名:

                  世界前10大產鋼國家(或地區)粗鋼產量統計


                 。2011年唐山市瞞報5000萬噸產量,剛好比第九名德國多了一點)

                  接下來我們再看2015年世界前10大鋼鐵公司,及其粗鋼產量的排名:


                  可以看出,世界前十大鋼鐵公司,中國有四個,美國無一上榜,足以可見美國鋼鐵制造力的不足。

                  其次,按照占比來說,中國的鋼產量,超過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按照數量來說,2016年,中國的鋼產量大概是11億多噸?赡芎芏嗳藢11億噸鋼鐵缺乏概念。我們橫向對比一下,就能理解這鋼鐵洪流的力量了。

                  蘇聯在二戰時期,造了將近10萬架飛機,4萬輛坦克。而蘇聯在二戰時期的鋼產量,最高的時候是1800萬噸左右。如果中國開啟戰時經濟,把鋼鐵都用來造武器,那么中國的11億噸鋼產量,就可以造出來600萬架飛機,250萬輛坦克。

                  考慮到現在的飛機和坦克,比二戰時期重量增加很多,我們再打個對折,那也有300萬架飛機,120萬輛坦克。

                  很多言論認為,鋼鐵水泥,不等于工業就發達。實際上,世界上沒有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它的鋼產量規模是低下的。也就是說,鋼產量,是工業能力的必要條件。工業發達,鋼產量一定高,鋼產量不足,工業能力一定低下。

                  2、工業體系對比

                  除了鋼產量這個硬指標外,衡量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還有另外的兩個主要指標。

                  第二個是,看工業體系是不是完整。中國目前具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全體系,全門類、全產業鏈工業體系。反觀美國,美國已經掉隊了,用特朗普的話來說,美國現在連一只鉛筆都造不出來。

                  3、工業在產業鏈中的位置

                  第三個標準,是看一個國家的工業,在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中的位置。中國目前處于中高端的位置,離攻破發達國家最后的工業堡壘,越來越近。這個最后的工業堡壘,就是高端產業。這方面,美國還存在一些優勢,比如生物制藥產業,比如半導體產業,比如軍工產業,比如大飛機航空產業。

                  三、美國想贏的要素

                  特朗普逆勢操作,他要想贏得中美工業之爭。那么美國就需要在這三個方面全面超過中國。

                  1、鋼鐵產業追上唐山

                  首先,鋼鐵產業,先追的上唐山再說。光這個就挺難的,曹德旺說,他在美國開玻璃廠,根本招聘不到年輕的產業工人,最后沒辦法,找的都是70多歲的老爺爺去生產玻璃。70歲的老爺爺,還干這么重的體力活,美國真是水深火熱啊。

                  美國的年輕人都在干嘛呢?高學歷的都去了硅谷,去了華爾街。沒學歷,沒能力的年輕人呢,他們就躺在家里,負責生孩子,吃低保,吸毒,犯罪。

                  制造業目前在美國最大的問題,便出在這里。美國要變成鋼鐵大國,要追得上唐山,美國還需要更多的70歲老爺爺,并且還要把他們都變成嫻熟的鋼鐵產業工人。


                  另外,即便這些老爺爺都到齊了,美國生產的鋼鐵,怎么保證能比中國的鋼鐵便宜呢?怎么保證這些鋼鐵廠不被沖擊破產呢?顯然他沒法保證。所以特朗普只能加關稅,把中國鋼鐵的沖擊,阻擋在國境之外。

                  2、重建工業體系

                  第二個方面,特朗普還需要為美國,重新建設一個超過中國的完備工業體系。這可能嗎?這比在鋼鐵產量上超過唐山,要難得多的多。這意味著什么呢,就是說,特朗普不僅要能造出來中國目前能造的所有商品,并且,還得比中國造的便宜。一個鋼鐵產業,就把美國的70歲老爺爺用光,其他產業去哪里找更多的老爺爺?

                  3、產業鏈的變革

                  第三,美國要全體系和中國工業進行競爭,剛好是產業鏈從高端往中低端吃。中國過去之所以能從低端吃到目前的中高端,是因為中國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和環境紅利。

                  但是,目前美國并不存在如此巨量的人口紅利和環境紅利。首先,美國沒有足夠的年輕人,并且年輕人不愿意從事制造業。其次美國的工會惹不起。再次,美國的環保教徒惹不起。最后,美國造的更貴。

                  美國不僅在工業上挑戰中國不可能成功,而且,它目前僅剩的一些高端產業堡壘,在中國步步為營的進攻下,也會被攻破。特朗普不僅進攻上要失敗,而且他想在高端產業,防守住中國的最后沖鋒,也守不住。這便是中美之間的工業競爭,最基本的格局和判斷。

                  能在幾乎所有領域和美國正面對抗,而且還互有攻防的,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家。其他西方國家由于體量較小,又缺少國家意志,在四代機、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社交媒體、手機等領域基本都放棄了。日本放棄得更多,除這些外還有電信標準、導航系統、大飛機等。俄羅斯只能抓軍工和航天,在大部分領域里都退出了競爭。只有中國在全面發力,在每場競賽中都不缺席。

                  這里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一個選手如果只參加幾場比賽,取得了好成績,那么人們一般就只稱贊他。而另一個選手出現在所有的賽場上,在大部分賽場上都排在前五位,就經常被人批:為什么短跑不如博爾特?跨欄不如劉翔?跳遠不如劉易斯?拳擊不如鄒市明?太弱了!

                  對中國,大家批的是:為什么汽車不如德國?芯片不如美國?機器人不如日本?液晶不如韓國?這種批評背后的意思是中國應該在每一個領域都做到第一,否則就是失敗。但你認為這樣合理嗎,是不是太苛刻了?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