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 “雙碳” 目標的提出,我國各地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路徑,零碳園區建設成為重要實踐方向。上海市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在零碳園區建設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然而,能源結構調整、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能源成本控制等問題成為園區建設過程中的阻礙。安科瑞零碳園區能源成本優化管理平臺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通過整合先進的信息技術與能源管理理念,該平臺致力于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的有效降低,助力上海市零碳園區建設邁向新高度。
二、上海市零碳園區建設現狀
2.1 政策推動
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視零碳園區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上海市能源發展 “十四五” 規劃》《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明確提出要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快零碳園區建設步伐。在政策的引導下,上海市多個園區積極開展零碳園區創建工作,如臨港新片區、張江科學城等。這些政策不僅為園區建設提供了方向,還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園區探索創新的低碳發展模式。
2.2 建設成果
目前,上海市部分園區在零碳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例如,臨港新片區通過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和海上風電場,提高了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同時,積極推進能源管理智能化,引入先進的能源管理系統,實現了對能源消耗的實時監測和精準調控。張江科學城則在產業綠色轉型方面成效顯著,聚集了一批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推動了園區整體碳排放的降低。但同時,上海市零碳園區建設也面臨一些挑戰,如能源供應穩定性不足、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等。
三、安科瑞零碳園區能源成本優化管理平臺概述
3.1 平臺架構
安科瑞零碳園區能源成本優化管理平臺采用先進的 “云 - 邊 - 端” 架構!岸恕 層通過部署各類智能傳感器、智能電表、光伏逆變器、儲能系統等設備,實現對園區能源數據的實時采集和設備的精準控制。這些設備分布在園區的各個角落,能夠準確感知能源的生產、傳輸、分配和使用情況!斑叀 層則通過智能網關和邊緣計算設備,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初步處理和分析,并根據預設策略進行本地控制。邊緣計算設備能夠快速響應本地設備的需求,實現對能源系統的實時調控!霸啤 層作為平臺的核心,負責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挖掘,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園區能源管理提供決策支持。云平臺還具備遠程監控、數據存儲、系統管理等功能,實現了對園區能源系統的全方位管理。
3.2 功能特點
該平臺具備強大的能源監測功能,能夠實時采集電、水、氣、冷熱量等多種能源介質的全維度數據,包括電壓、電流、功率、能耗、諧波、功率因數等。通過構建能源流動的 “數字鏡像”,管理者可以直觀了解園區能源運行情況。在能源優化控制方面,平臺根據分時電價策略,自動調整非關鍵設備啟停,充分利用低谷電價,降低用電成本。例如,在深夜低谷電價時段,啟動一些對時間不敏感的設備進行生產或維護。同時,平臺還能實現功率因數自動補償,確保電網側功率因數達標,避免因功率因數不達標而產生的罰款,提高電能質量。在空調、照明等公共設施管理方面,平臺基于人感、光感、時間表等策略,實現按需供能,避免能源浪費。平臺通過建立能源消耗模型,對園區內能源從生產、傳輸、分配到終端使用的全流程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精準定位能耗高、效率低的環節,并提供針對性的優化建議。例如,對園區內各企業的用電設備進行能耗監測,發現高耗能設備后,通過智能算法推薦節能改造方案,實現能源的精細化管理。
四、平臺在上海市零碳園區建設中的應用
4.1 能源數據采集與分析
在上海市某零碳園區中,安科瑞平臺部署了大量智能電表和傳感器,對園區內的企業、公共設施等各類能源消耗主體進行全面數據采集。通過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平臺發現園區內某企業的空調系統在夜間能耗占比高達 30%。基于這一分析結果,園區管理者在平臺的建議下,對該企業的空調溫控策略進行了優化,將夜間空調溫度適當調高,并設置了智能啟停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該企業年節約電費超百萬元,園區整體能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4.2 能源優化調度
該園區建設了大規模的光伏發電系統和儲能電站,安科瑞平臺結合氣象數據、歷史發電數據和用電負荷數據,對光伏功率和負荷功率進行精準預測。根據預測結果,平臺以用電成本最低為目標,建立優化模型,采用深度學習算法解析微電網運行功率計劃,實現對光伏、儲能、充電樁的優化控制。在白天光伏發電高峰期,平臺優先將光伏電力分配給園區內的企業和充電樁使用,多余的電量則存儲到儲能系統中。當進入夜間或光伏發電不足時,儲能系統放電,保障園區能源供應。通過這種優化調度,園區的綠電消納率從原來的 70% 提高到了 95% 以上,基本實現了綠電的 “零棄電”,同時有效降低了用電成本。
4.3 碳排管理
平臺集成了碳排放核算因子數據庫,符合 ISO 14064 - 1:2018 組織層級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報告指南要求。在該園區中,平臺通過智能電表等設備實時采集能源消耗數據,根據不同能源的碳排放因子,自動計算園區的碳排放總量、強度以及各企業、部門的碳排放情況。平臺生成詳細的碳盤查報告,為園區碳減排提供數據支持。園區管理者根據平臺提供的碳排放數據,制定針對性的減排措施,如鼓勵企業采用更高效的生產工藝、推廣綠色出行等。通過這些措施,園區的碳排放量顯著減少,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奠定了基礎。
五、平臺應用效果
5.1 能源成本降低
通過實施安科瑞零碳園區能源成本優化管理平臺的策略,該上海市零碳園區在能源成本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降低效果。以某汽車制造企業所在的園區為例,通過平臺的需量控制功能,動態調節儲能系統的充放電,降低了變壓器的基礎電費。原來該園區每月的基礎電費支出高達數十萬元,實施平臺策略后,基礎電費降低了 30% 以上。同時,利用峰谷電價差進行套利,在谷電價時段充電,峰電價時段放電,進一步降低了用電成本。此外,通過優化能源調度,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減少了能源浪費,綜合計算下來,園區整體用電成本下降了 20% - 40%,為企業節省了大量資金,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5.2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平臺的應用使得園區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在能源生產端,通過對分布式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設備的優化控制,提高了新能源的發電效率和穩定性。在能源消費端,通過對企業和公共設施用電設備的能耗監測和管理,及時發現并整改高耗能設備,推廣節能技術和產品,實現了能源的精細化管理。例如,園區內的公共照明系統采用了智能照明控制策略,根據環境光線和人員活動情況自動調節照明亮度,照明能耗降低了 30% 以上。園區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不僅降低了能源成本,還減少了對外部能源的依賴,提高了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5.3 碳減排成效顯著
隨著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結構的優化,園區的碳減排成效顯著。通過優先使用清潔能源、提高綠電消納率以及降低能源消耗,園區的碳排放量大幅下降。經測算,引入安科瑞平臺后,該園區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 1.2 萬噸。這一成果不僅符合上海市的碳減排目標,也為園區樹立了良好的綠色形象,吸引了更多綠色產業和投資入駐,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六、結論與展望
安科瑞零碳園區能源成本優化管理平臺在上海市零碳園區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能源數據采集與分析、能源優化調度、碳排管理等功能,實現了能源成本的降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碳減排的目標。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的深入,該平臺有望在更多領域得到推廣,為上海市乃至全國的零碳園區建設提供更強大的支持。未來,平臺可進一步加強與新興技術如區塊鏈、物聯網等的融合,提高能源數據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實現更廣泛的能源設備互聯互通。同時,持續優化算法,提高能源預測和調度的精準性,為零碳園區建設貢獻更多價值,助力我國早日實現 “雙碳”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