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蓄冷/蓄熱技術成為綜合能源服務項目重點應用技術
                發布者:huabangdl  發布時間:2020-10-06 10:31:37

                :綜合能源服務的“綜合”側重體現在提供不同品類能源的服務,包括冷、熱、電、氣等,蓄冷、蓄熱技術的應用為其中的重要一環,在一系列已建成和在建的綜合能源服務項目中,蓄冷、蓄熱技術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來源:微信公眾號“CHPLAZA清潔供熱平臺”ID:chplaza 作者:中國清潔供熱平臺)

                在較早的一批綜合能源服務項目中,于2018年建成的蘇州同里綜合能源服務中心項目便采用了蓄熱系統。該項目涵蓋15項世界首臺、首套、首創能源創新示范項目,其中的高溫相變儲熱冷熱聯供項目將高溫相變儲熱技術、高效氣水換熱技術、吸收式制冷技術相結合,實現了熱、冷的綜合利用,裝置電熱效率可達95%以上。

                今年5月20日,法電長豐(三亞)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12.6億元建設的三亞低碳智慧能源綜合利用海棠灣示范區在海棠區龍江路開工,預計一期工程于今年年底投產運行,建成后將具備為海棠區提供47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供冷能力。

                該項目將采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的方式,通過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冷熱電三聯供)技術、多級壓縮超高效制冷機組、冰蓄冷技術、水源熱泵技術以及分布式光伏技術等多種先進、節能技術融合利用,為海棠灣地區提供區域集中供冷與生活熱水服務;并引入能源互聯網,打造智慧供能管網,實現基于需求側管理的智能生產、供應,進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CO2排放,實現低碳的能源綜合利用。

                此外,隨著綜合能源服務市場的發展,圍繞蓄熱/蓄冷技術打造的綜合能源服務項目也成為建設熱點。

                4月29日,廈門翔安新機場綜合能源服務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預計國內最大的水蓄冷綜合能源站將落地廈門。該項目由國網綜能服務集團、國網福建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廈門翔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廈門電力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負責實施,打造具有東南沿海特色的能源消費側供能系統。

                據了解,翔安新機場航站區綜合能源站項目設計冷負荷合計為72.6兆瓦,總供冷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對比常規分散式供冷方式,區域供冷技術能源利用率更高、用能成本更低,將為翔安新機場減少區域配電容量20%以上,減少設備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節約投資4000余萬元,年節約電費32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20%以上。

                由于水蓄冷技術的使用,該項目制冷機組可在夜間電網負荷低谷時段工作蓄冷,在白天用冷需求高峰時段釋放,將有效實現電網運行的削峰填谷,利于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及能效提升,對城市能源安全水平和區域發展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以廈門為代表的南方地區大范圍推廣。

                原標題:蓄冷/蓄熱技術成為綜合能源服務項目重點應用技術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