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泵的起吊、安裝、調整與試運行
                發布者:pansto123123  發布時間:2021-11-10 14:40:35

                三、泵的起吊、安裝、調整與試運行

                1.起吊

                起吊有包裝箱的泵,應按包裝箱上的識套系鋼絲繩。吊運時,不得使箱底或側面受沖擊或劇烈振動,包裝箱不得過度傾斜,不許將包裝箱放在帶尖棱的物體上,更不得倒置。

                起吊沒有包裝箱的泵,按下列要求執行。

                1)起吊不帶底座或只帶單獨底座的臥式泵,起吊中心應在托架的側面方孔靠近泵頭處,鋼絲繩應有此處穿過垂直向上與起重吊鉤聯接。為保持泵的平衡,應在泵殼上的吊環螺釘與起重吊鉤之間設置輔助起吊鋼絲繩。托架蓋上和前后泵殼上的吊環螺釘是為拆裝托架蓋或前后泵殼而設置的,不得單獨用于整體泵的起吊,以免造成事故。

                2)起吊帶電機和共同底座的臥式泵,起吊心在托架的方孔靠近聯軸器處,鋼絲繩由此處穿過垂直向上與起重吊鉤聯接,以保持平衡,還必須在泵殼上方的吊環螺釘、電機吊環螺釘與起重吊鉤之間設置輔助起吊鋼絲繩。

                3)帶耦合器等中間變速設置的臥式泵機組應采用分體吊裝。

                4)鋼絲繩與泵體接觸的部位應加墊軟物防護,以免損壞泵外觀或造成鋼絲繩切斷。

                2,.安裝

                1)安裝前的檢查

                泵在出廠前已經過檢驗和試驗,為保證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必須正確安裝。安裝前應按《裝箱單》檢查設備的型號、參數是否正確,零部件是否齊全完好,隨機攜帶的技術資料及質量證明是否齊全。核對無誤后,應詳細閱讀有關技術資料,特別是《ZJ系列渣漿泵使用說明書》,掌握有關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要,方可進行安裝,切忌盲目操作。

                2)泵的安裝找正

                臥式泵機組應采用二次灌漿法進行安裝。安裝后,機組的中心線與地基中心線一致;機組的中心高與設計值的偏差應不大于±2mm,機組的水平允許差為0.1/1000。

                對于采用聯軸器直聯傳動的泵機組,機組的同軸度一般靠聯軸器找正來保證。聯軸器的找正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以刀口尺與塞尺配合。以刀口尺找正聯軸器的外圓,保證每對聯軸器在各方向的平齊,其誤差δ應不大于0.10mm[3,(a]。以塞尺檢查每對聯軸器之間的間隙,其誤差△=δ1-δ2)應不大于0.10mm[見圖3,(b]。

                 

                另一種辦法是用磁力百分表配合塞尺找正聯軸器。將磁力百分表固定在一邊聯軸器外圓上并盤車,百分表測頭放在對面聯軸器外圓上,觀看百分表的跳動不應大于0.15mm[見圖3,(c]。聯軸器的間隙用塞尺測量,其誤差應不大于0.10mm[見圖3,(b]。

                對于皮帶傳動的泵機組,應保證泵軸與電機軸的平行度,通常以皮帶輪進行找正。中心距較小的,可以用直尺靠平皮帶輪端面來找正。中心距較大時,可以用拉線靠平皮輪端在來找正,如圖4所示。

                 

                3)泵進出口管段的配置及要求

                吸入管線

                吸入管徑:吸入管徑應與泵的進口直徑相同或比泵進口直徑稍大,原則是既避免泵產生氣蝕,又不能使漿體在管路中形成沉積。

                吸入口閘閥,不便于維修泵,應設吸入口閘閥,其直徑與吸入管徑相同。在泵的吸入口與吸入管之間應設伸縮節,以便拆裝泵。

                排出管線

                排出管徑:排出管徑與漿體性質、沉降流速有關,一般情況下,排出管徑與泵的出口直徑相等或稍大。

                出口閘閥:出口閘閥應與排出管徑相同

                壓力表:位于泵出口和個閥門之間的直管段上。

                泵管路配置注意事項

                管路布置如圖5所示:

                管徑大小要考慮系統阻力、漿體的臨界沉降流速等綜合因素。吸入管應盡量短而直。在泵的吸入口處,配備一段與進口直徑相同的直管段,其長度應不小于3倍進口直徑。吸入管內流速一般為1.5-3.0m/s,視輸送漿體的沉降流速而定。                    

                采用高位布置時泵的吸入管路應避免形成汽穴,推薦采用上母線為水平的變徑管,如圖6所示。

                 

                用閥門調節流量時,調節閥應設在泵出口,不允許在入口管路上用閥門調節,以免產生汽蝕。

                4)軸封水和冷卻水的管路配置及要求

                軸封水及冷卻水的管路應按示意圖7配置,采用油脂潤滑的托架不加冷卻水。采用油脂潤滑填料時,不加軸封水。

                軸封水的壓力及流量按表1。                                  1

                密封形式

                軸封水壓力Pi(MPa)

                軸封水流量(m3/h

                G1/4"

                G3/8"

                G1/2"

                G3/4"

                付葉輪+填料(1泵)

                Pi=0.5P

                1-1.5

                1.5-2

                2-3

                3-5

                填料密封

                Pi=(i-1/3)P

                機械密封

                注:P-單泵出口壓力;i-串聯泵數;Pi-i泵的軸封水壓力

                冷卻水的壓力為0.05-0.2MPa,冷卻水流量為1-3m3/h。

                軸封水及冷卻水接口尺寸見表2

                   

                5)填料(盤根)的填加要求

                填料的材質及擇

                一般情況下,當泵的工作壓力在0.5 MPa以下時,可以使用牛油煮棉線盤根或油浸石棉根;當泵的工作壓力在0.5 MPa以上時,可以使用聚氟乙烯盤根或碳素纖維浸聚四乙烯盤根。

                填料的規格見表2。

                填料的填加要求:填料的規格須符合填料涵的尺寸要求,相鄰兩圈填料的接口應互錯120 。

                6)機械密封

                機械密封是一種端面密封,具有無泄漏,消耗功率少等到特點。

                機械密封用于渣漿泵特別需注意以下問題:

                我廠采用的機械密封一般為平衡型雙端面專用機械密封,配有冷卻水短管、壓力表。

                我廠采用的機械密封由專業機械密封件廠為我廠制造,且出廠時已安裝調試好,用戶可不再進行調試。

                機械密封部分有兩個外露管接頭,分別為軸封水的進口和出口,其中與泵出口在同一側的為出水口,另一側為進水口。

                裝有機械密封泵使用前,須接通軸封水,停泵3分鐘后方可關閉軸封水。

                 

                 

                 

                 

                 

                2

                序號

                泵型號

                填料規格(mm)

                軸封管接頭

                冷卻水管接頭

                1

                300ZJ-I-A100

                22×22×636

                G3/4"

                G1/2"

                2

                300ZJ-I-A95

                3

                300ZJ-I-A90

                22×22×605

                G3/4"

                G1/2"

                4

                300ZJ-I-A85

                5

                300ZJ-I-A70

                19×19×502

                G1/2"

                G1/2"

                6

                300ZJ-I-A65

                7

                300ZJ-I-A56

                8

                250ZJ-I-A103

                22×22×605

                G3/4"

                G1/2"

                9

                250ZJ-I-A96

                10

                250ZJ-I-A90

                11

                250ZJ-I-A85

                12

                250ZJ-I-A83

                13

                250ZJ-I-A80

                14

                250ZJ-I-A78

                15

                250ZJ-I-A75

                19×19×502

                G1/2"

                G1/2"

                16

                250ZJ-I-A73

                17

                250ZJ-I-A70

                18

                250ZJ-I-A68

                19

                250ZJ-I-A65

                20

                250ZJ-I-A63

                21

                250ZJ-I-A60

                22

                200ZJ-I-A85

                22×22×605

                G3/4"

                G1/2"

                23

                200ZJ-I-A75

                19×19×502

                G1/2"

                G1/2"

                24

                200ZJ-I-A73

                25

                200ZJ-I-A70

                19×19×455

                G1/2"

                G1/2"

                26

                200ZJ-I-A68

                27

                200ZJ-I-A65

                28

                200ZJ-I-A63

                29

                200ZJ-I-A60

                30

                200ZJ-I-A58

                31

                150ZJ-I-A70

                32

                150ZJ-I-A65

                33

                150ZJ-I-A63

                34

                150ZJ-I-A60

                35

                150ZJ-I-A58

                36

                150ZJ-I-A55

                37

                150ZJ-I-C58

                38

                150ZJ-I-A57

                序號

                泵型號

                填料規格(mm)

                軸封管接頭

                冷卻水管接頭

                39

                150ZJ-I-A50

                16×16×364

                G1/2"

                G3/8"

                40

                150ZJ-I-A48

                41

                150ZJ-I-C42

                42

                100ZJ-I-A50

                43

                100ZJ-I-A46

                44

                100ZJ-I-A42

                13×13×308

                G1/2"

                G3/8"

                45

                100ZJ-I-A39

                46

                100ZJ-I-B42

                G3/8"

                G1/2"

                47

                100ZJ-I-A36

                48

                100ZJ-I-A33

                49

                80ZJ-I-A52

                16×16×364

                G1/2"

                G3/8"

                50

                80ZJ-I-A42

                13×13×308

                G1/2"

                51

                80ZJ-I-A39

                52

                80ZJ-I-A36

                13×13×308

                G3/8"

                53

                80ZJ-I-A33

                54

                65ZJ-I-A30

                10×10×226

                G1/4"

                55

                65ZJ-I-A27

                56

                50ZJ-I-A50

                16×16×364

                G1/2"

                G3/8"

                57

                50ZJ-I-A46

                13×13×308

                G1/2"

                G3/8"

                58

                50ZJ-I-A33

                10×10×226

                G1/4"

                59

                40ZJ-I-A17

                8×8×163

                G1/4"

                向用戶提供機械密封備件,廠家一般將機械密封裝于填料箱內,作為成套件供貨。

                裝有機械密封的泵和機械密封備件長期不使用時,機械密封部分應加注滿N46號機械油,以防止機械密封部件生銹內部橡膠件失效。

                7)潤滑油的填加要求

                稀油潤滑的托架應在開車前按油油線位置加N32(冬季)或N46(夏季)機油。

                切忌無油開車!!

                油脂潤滑的托架應加注鋰基潤滑油脂2號或3號。

                3.泵的調整

                泵在安裝找正后應進行檢查與調整。

                1)葉輪與前護板間隙的檢查與調整,見第五章。

                2)電機轉向的調整

                電機的轉向應確保泵的轉向與規定方向一致,不得反向旋轉,否則會造成葉輪脫扣或損壞其它部件。

                電機的轉向調整時,應在與泵完全脫開的狀態下進行(即不上聯軸器柱銷或皮帶),在確認電機轉向符合要求時能與泵聯接,絕不允許盲目起動電機。

                3)傳動裝置調整

                采用彈性柱銷聯軸器傳動的,應上好柱銷及防護罩。

                采用皮帶傳動時,應上好皮帶,調整張緊力,使每根皮帶張緊一致,上好防護罩。

                4)采用調速裝置傳動的,應按相應的說明書的要求調整好。

                5)緊固件調整。

                所有緊固件用扳手跟緊一遍。

                6)清理機組上放置的工具及雜物,以防泵運行中造成事故。

                4.泵的試運行

                泵機組在安裝調整好之后,即可進行試運行。有條件的用戶,應使用清水進行試運行,運行正常后再輸送渣漿。

                1)單泵的啟動

                開啟軸封水和冷卻水,將壓力調整到規定值;

                將進口閥門完全開啟;

                開啟注水閥門向泵內注水(倒灌泵不需注水);

                將出口閥門開度調整到1/4;

                啟動機組。待轉速正常后,開啟出口壓力表,若壓力正常穩定,即可緩慢開啟出口閥門,直到完全開啟或滿足工況要求為止。

                注意:在全開出口的狀態下啟動泵會造成電機超載;采用關小進口閥門控制流量會造成泵的汽蝕,應該避免。

                2)串聯泵的啟動

                串聯泵的輸送管路都較長,在設計計算管路揚程時是以全部管路充滿漿體運行來考慮的。泵啟動時管路并未充滿漿體,如果全開閥門則管路揚程很低,泵的瞬時流量偏向大流量,致使電機過載,或造成泵汽蝕振動,引發故障。

                故應按下述步驟啟動為宜:

                關閉出口閥門,全開進口閥門;

                開啟軸封水和冷卻水,將壓力調整到規定值;

                開啟注水閥門向泵內注水(倒灌泵開啟入口閥門);

                啟動第1泵并逐步打開出口閥門至1/ii是串聯數)。

                當估計漿液充滿到1 /i管路時,啟動第二泵并逐漸打開出口閥門到2/ i。

                當估計漿體充滿至2/ i管路時,開啟第三泵并逐漸打開出口閥門至3/ i。

                其余依次類推,直到漿液充滿整個管路運轉正常為止。

                3)泵啟動時應注意的事項:

                由于填料壓得太緊,當泵轉動后,填料處發熱冒煙氣,應將填料壓蓋螺母松動,使軸封水泄漏,然后慢慢擰緊,直到滴滲為止。

                正常運轉后,應觀察以下幾項內容:

                泵的流量揚程(出、入口壓力)是否穩定并符合工藝要求;

                電流是否穩定;

                機組是否有異常聲響,噪聲振動是否過大;

                軸封泄漏是否正常(滴滲);

                軸承溫升35℃,溫度不得大于75℃。

                4)停泵

                停泵前應抽送30分鐘清水,以清洗泵及管內的渣漿。

                關閉末泵出口閥門。

                從末泵開始到一泵逐停機,并關閉相應軸封水及冷卻水。

                關閉一泵進口閥門。

                注意:絕不允許在出口閥門全開的狀態下同時停下各泵,否則容易形成水錘,造成泵或管件的破壞。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