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轂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工藝生產的輪轂在性能上也會有區別,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輪轂的不同生產工藝。
一、鑄造
鑄造是將鋁合金融化成“鋁合金水”,然后灌注入預先制造好的輪轂模具中。鋁合金水冷卻凝固之后脫模,再經過打磨鉆孔等工序就成為了常見的鋁合金輪轂。
鑄造可分為重力鑄造和低壓鑄造。重力鑄造是指鋁水澆灌模具時純粹靠重力來填充模具。其優點為價格低、生產速度高,但由于容易產生氣泡和填充差等質量問題,只適合做造型簡單的輪轂,且強度也不高;低壓鑄造是指將鋁水使用一定壓力打進模具里面,填充質量較高,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也更好。不過這種做法需要專門的設備,單品成本高,生產效率較低。不過從整體來說,鑄造鋁合金輪轂的成本低廉,生產速度快,是現在使用范圍**廣的鋁合金輪轂,絕大部分車型原配的鋁合金輪轂均是鑄造制品。
二、鍛造
鍛造是指將固體的鋁塊通過鍛壓的方式,直接在模具內壓成輪轂的模樣,類似我們玩橡皮泥。鍛壓有冷鍛和熱熔鍛兩種方式。冷鍛時,材料稍微會低溫,但需要非常高的鍛壓力量。而熱熔鍛則會將鋁錠加熱到半軟的狀態后再進行鍛壓,需要的鍛壓力量稍低。
由于鍛造并沒有經過固態->液態->固態的物態轉換,金屬內部分子的排列更緊密,制造出來的輪轂比鑄造生產的輪轂剛性更高。相同造型的輪轂,鍛造輪轂的密度也更高,重量更重。但是因為鍛造輪轂的剛性極高,可以進行更大程度上的鏤空且能保證較強的剛性,因此大部分的鍛造輪轂鏤空程度很高,重量也非常低。
鍛造輪轂也有兩種制造方式。
第一種:通過鍛壓直接將輻條的形狀鍛造出來,類似于BBS、RAYS等世界前列大品牌的鍛造輪轂通常使用這種鍛造方式。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強度極高,但對鍛壓模具的損耗大,對于鍛造的設備要求、生產工序要求也更嚴格。這種鍛造輪轂通常會使用多次鍛壓的方式直到將半成品鍛造出來,再經過后續旋壓和簡單加工后獲得所需的成品。因此這種輪轂也價格較昂貴,而且款式并不多。
第二種:先鍛造出一個大餅狀的輪轂毛坯,再根據客戶需求,利用數控機床將毛坯雕刻出需要的輻條形狀。不過鍛造輪轂本體是一個剛性的閉合體,這種加工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分子層的閉合而釋放出內部的應力,因此這類輪轂的剛性相比于第一種鍛造方式會低一些。不過這種生產方式比較靈活,對設備要求低,款式也可以比較豐富,價格可以更低廉,因此也備受廣大喜歡玩外觀的朋友所青睞,這種方法也是現在大量鍛造輪轂普遍采用的生產方式。尚晞旋壓輪轂正是采用此種方式制造。
三、旋壓MAT
現在很多的輪轂都宣稱自己使用了旋壓的工藝,并將它和鍛造混為一談。實際上大部分所說的旋壓輪轂是在鑄造輪轂的基礎上使用了旋壓的工藝,而獲得兩者的一些優點。
一般的鍛造輪轂在鍛造完之后是沒有輪輞部分的。該部分需要用旋輪將邊滾壓和拉伸出來,類似于我們做陶器的一個步驟。這個將輪輞拉伸出來的工藝就叫旋壓。
旋壓鑄造的意思,是指先鑄造出輪轂的輻條和一部分的框體而不是整體鑄造出來。之后再使用旋壓的方式將輪輞加工出來。由于使用了旋壓制造的框體,該部分的剛性能夠如鍛造制品一樣。而輻條部分使用鑄造方式,又可以獲得鑄造的低成本的效益。
工藝的特點決定了輪轂的特點和價格,也因此輪轂的受眾車型各有不同,比如鍛造輪轂多見于超跑和賽車,而鑄造輪轂多見于中低檔家用車。對于改裝車主來講,工藝的不同,使得改裝輪轂的選擇范圍也擴大了,不同的預算可以對應不同級別的輪轂,滿足不同的改裝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