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及省會城市的住宅區、辦公區、商業和商務中心區、旅游景區等場所的停車難問題已經爆發,可以很肯定地預測,2021年將會是停車場建設的爆發元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2億大關,現有的停車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如今城市的停車需求了。
一、老舊小區地下室很無助
地下車庫是停車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立體車庫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樓停車擁擠的困局,但在地下室建造傳統立體車庫仍需有3.6米或以上的空間凈高度,這讓很多老舊大樓 “望庫興嘆”。
通過北、上、廣、深各大城市的老舊大樓停車規劃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40%老舊大樓的地下車庫存在車位緊張問題,急需進行優化改造,增加停車位數量,但大多數陳舊建筑的地下室層高往往不足3.6米,如果強行將其進行改造,改造好的立體車庫也很難用,并且根據立體車庫驗收標準,低于3.6米的空間不允許建立體車庫,因此,即使強行建設,車庫也無法通過驗收,停車問題仍然得不到有效解決。
二、地面停車場改造艱難前行
(1)新住宅樓項目
根據相關部門的規定,新住宅樓戶數與停車位比例要高于1:1.2,大樓配備兩層以上的地下停車庫已經不能滿足停車需求了,如果再往地底下深挖,建筑成本將劇增,這是下下策。假如有一種既不需要深挖、又能使原本一層地下車庫的車位翻倍的停車設備出現,那必定是新住宅樓項目的額外福利。
(2)小角落等待資源充分利用
各大城市商業圈公共停車場以及路邊咪表停車位都出現車多位少的狀況,如果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比如城市的邊角地、路邊、住宅小區等一些零散分布的小面積,實現一個車位存放兩輛車,這樣既能有效提升空間利用率,又能解決停車難問題。
(3)車主心聲
目前大多數住宅小區的停車位嚴重不足,而且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加,情況會愈加嚴重。如果能讓這些私家車車主的車位由一個變成兩個,車主們肯定求之不得。
三、升降橫移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是目前車庫行業的拳頭產品,但并不是解決停車難的唯一解決辦法。它表面上看似存車較多,但是存取車比較麻煩,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很難倒車入庫,只要車庫停車過多,馬上就會面臨取車排隊的困境,雖然解決了存車問題,但是存取車太麻煩,因此很多升降橫移車庫遭棄用。
四、無避讓立體車庫可以顛覆未來市場
據停車網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停車位缺口在5000萬個左右,其中小區停車位缺口占了3000萬個左右。由于規劃、地面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具備建高層、小高層車庫的數量不足1000萬個,余下的約4000萬個車位則要以地面車位和矮層車位為主,兩層立體車庫占比估計在2000萬個左右。
針對上面所提到的停車難現狀和停車設備市場需求來看,要解決當下的停車難題,無避讓立體車庫占有絕對的優勢:不需要深挖土地增加建筑成本,還能使一個停車位停兩輛車。無避讓立體車庫的載車板可承重2噸,建筑層高只需達到凈高≥3.6m、寬度≥2.5m的要求,地上地下停車場都可建造,而且施工周期短?梢哉f,無避讓車庫的出現,直接顛覆了傳統的立體車庫市場,它將是未來解決家庭、小區和路邊停車的神器!
智能化立體車庫是我國停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智能化立體車庫目前仍處于開發和導入期,未來的車庫智能化將是重中之重,并且傳統人工作業的老式車庫即將步入淘汰之列。據停車網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全智能無避讓立體車庫的市場需求量有望達到立體車庫市場總需求的30%。可見,無避讓立體車庫是有巨大發展前景的,它是立體車庫行業另一個未開墾的領域,這一領域目前前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