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在深圳、蘇州、北京、成都等地展開,活動中除了中簽用戶使用手機App支付之外,還亮相了包括可視卡、手表手環、充電寶、老年拐杖、老年警報器在內的各種類型的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
而這些多種形態的硬件錢包本質上可以“不依賴手機”碰一碰支付數字人民幣,兩個硬件錢包之間的碰一碰支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離線。
那么到底什么是數字人民幣的“碰一碰”呢?基于手機的“碰一碰”到底有哪些形式?
以下內容節選自移動支付網《數字人民幣發展研究報告2020》。
“碰一碰”是數字人民幣的一項收付款功能,其基于NFC功能,實現終端與終端之間、終端與標簽之間的信息交互,從而達到收付款的目的。
通過移動支付網的觀察與研究,目前數字人民幣的碰一碰功能根據不同的交互設備分為幾種形式,包括手機與NFC標簽的碰一碰、手機與手機的碰一碰、手機與POS機的碰一碰等。
由圖表可見,手機與NFC標簽之間的碰一碰即簡單的NFC讀卡器與標簽之間的關系,此時手機是付款方,NFC標簽是收款方,類似于碼牌。這種情況下,無論手機是否支持硬件錢包,其都需要處于在線狀態,讀取NFC標簽信息并完成支付,而NFC標簽則是被動處于離線狀態,無法與手機實現交互。因此,這種情況無法實現“雙離線”。
手機與手機之間的碰一碰,則屬于NFC卡模擬與讀卡器之間的關系。此時當手機A處于付款狀態時,其自身會模擬成一張卡,手機B則會通過NFC讀卡模式讀取手機A的卡片信息并完成交互實現收款。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普通的NFC手機,其卡模擬大概率會采用HCE的模式,手機A需要處于在線狀態,手機B可處于離線狀態,收款會延遲上送。如果是支持硬件錢包的NFC手機,其卡模擬則會采用SE芯片的模式,包括全終端、NFC-SIM、NFC-SD等多種形態,手機A則可以處于離線狀態,手機B也可以處于離線狀態,雙方的交易通過錢包進行本地簽名處理,并延遲上送。
手機與POS之間的碰一碰,其同樣是屬于NFC卡模擬與讀卡器之間的關系,情況類似于手機與手機之間,只不過手機只能作為付款方,而POS機只能作為收款方。
而可穿戴設備以及可視卡等硬件錢包的碰一碰實際上與手機硬件錢包的情況類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手機目前并未對外開放其NFC卡模擬,所以只支持與NFC標簽之間的碰一碰,用來當作讀卡器讀取標簽內的數據完成在線支付。
《數字人民幣發展研究報告2020》縱覽數字人民幣全貌,從基本信息、發展歷程、公開測試、影響發展四個方面全面介紹其從萌芽、誕生到測試的發展情況,并以點及面深入探討其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