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有被安排工作的經歷。大部分的時候,這個感覺并不好。因為一般人都會有自己的工作計劃,被安排的工作往往是計劃之外的額外事務,不但會打亂計劃,更加有可能并非自己擅長的事情。做不好,無疑會給人留下能力不行的印象。但今天要說的觀點是,被安排工作不見得好受,安排別人的工作同樣不見得是一樣輕松的事情。
上級安排工作的最終目的,是讓下屬幫他順利完成任務。所以,聰明有水平的領導,安排工作有兩個講究:一方面,確保員工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是上級的首要目標;另一方面,如何讓員工積極主動去做,讓他既干活又覺得自己有成長,是上級聰明有水平的體現。要達成這樣雙方都有益的局面,在安排工作時是有技巧的。
一、指點,而不是指指點點
上級安排工作,最核心的內容是要告訴下屬,執行這項任務的目的是什么,需要達成的預期結果是怎樣的。而不是告訴下屬,你接下去要1234逐步完成哪些工作。
比如說:需要一份海報,那么ta在向文案和設計交待任務的時候就應該是這樣:這份海報的目的是宣傳培訓成果,而不是招生,希望文案中能有成就的具體數據。
二、放權,讓下屬更加積極主動
放權,就是給下屬足夠的決定權,抓大放小。只要整個任務的方向對了,具體的細節都可以由下屬來直接決定。這個尺度要把握好,大部分時候,領導只要指明方向和底線就行,而不該限制下屬的發揮。
比如說,你對下屬傳達一個任務,可以這樣布置:
這件事兒,只要你覺得做出來不丟臉,不會砸我們的牌子就OK。具體細節你來安排,還有其他問題我來擔著。因為這樣布置任務,下屬會有很大的自由度去做這件事情,聽領導這么說,干活就特別有勁,會主動去提想法,會積極推進把這件事情做好——因為,這件事情是ta來做,ta來把控。
但很可惜,目前很多企業是不可能有這種自由度的,因為中國人很怕擔責,你對下屬說不用你負責,大多數人都不會相信。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上級說一件事,下屬做一件事。上級推一下,下屬挪一步——因為,下屬并不想負責,不犯錯比有功勞更重要。
當然這種陳年陋習希望所有的上級能身先士卒打破,予以足夠的放權,讓下屬覺得這件事是他來負這個責任的,就會更有積極主動性。
三、給機會,而不是派任務
普通的上級安排工作,會讓下屬覺得:你又給我派活了,好累。而聰明又水平的上級,會讓下屬認為:你給我了鍛煉機會,好棒!雖然安排工作,下屬都是理應要完成的。但有水平的上級,會通過好的溝通話術,和給予足夠的支持,來讓下屬覺得,安排的這份工作反而是展現自我的機會,從而工作起來更帶勁。
01 溝通話術:肯定員工的能力和技能
比如,上級會說,你點子多腦洞大,由你來策劃這個活動吧!員工在工作中,是很有表現欲的,“你肯定我,我就要做出成績”的潛意識,會讓員工自愿且主動地付出更多。
02 足夠的支持:在項目執行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指點和幫助。
如果有下屬求助你,你要指導ta,問題出在哪兒,重點是什么,應該怎么做比較好。這樣,每解決一個困難,ta都會覺得自己多鍛煉了一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