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實驗室檢測/校準質量風險的評估和應對
                發布者:TYH123456  發布時間:2021-04-01 21:37:35
                實驗室檢測/校準質量風險的評估和應對

                一、質量風險準則的確定

                進行質量風險管理,首先應確定質量風險準則,準則體現了實驗室的風險承受度,反映了實驗室的質量價值觀、目標和資源,也反映了法律法規的要求或其他需要遵循的要求。風險準則在制定后還要持續不斷地檢查和完善。

                二、質量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的全過程。質量風險評估則通過對質量要素(過程)中存在風險的識別和分析,對質量風險作出評估。
                 
                (一)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發現、確認和描述風險的過程,包括對風險源、事件及其原因和潛在后果的識別。質量風險存在于檢測/校準業務受理、抽樣、檢測/校準實施和結果報告等各個環節,可通過數據分析、行業標桿比較、內部審核等方法來識別。質量風險有以下5種類型:

                1.違法風險。由于未執行或沒有認真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影響合法性質量目標實現的因素。例如,偽造數據,實驗室不具備應有的資質但對外開展檢測/校準,在產品質量抽查活動中不執行抽檢分離的原則等。
                2.違規風險。由于違反監管部門、授權或認可機構以及自身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影響合規性質量目標實現的因素。例如,獲準認可的實驗室沒有按照認可委規定的溯源途徑進行測量溯源,能力驗證的項目和頻次不符合要求等。
                3.能力風險。由于實驗室在人員技術能力、設備、設施方面的不足,影響質量目標實現的因素。包括校準/檢測人員不完全具備能力;原先有能力,但由于方法、設備、設施等發生變化導致實驗室能力的下降。
                4.系統風險。由于實驗室在組織、過程等質量管理體系設計方面的不足,影響質量目標實現的因素。例如,程序、作業指導書規定不夠具體,接口不夠清晰導致執行中發生偏差。
                5.不明風險。由于無法預料的因素,或未能識別的潛在缺陷,影響到質量目標的實現。例如,環境條件發生未被識別的波動等不明情況。

                (二)風險分析

                風險分析是根據風險類型、獲得的信息和風險評估結果的使用目的,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為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提供支持。風險分析主要考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影響與造成后果以及潛在問題的檢出度。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