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TPE,TPR發泡如拖鞋鞋底TPR發泡,酒瓶塞TPE發泡等等,近年來一些減震墊,防滑墊,密封條TPE產品也開始朝著發泡方向考慮。根據產品要求,發泡倍率(發泡效果)不同,有高發泡和微發泡之分。TPE進行發泡處理,主要依據其功能特性之考慮。如拖鞋鞋底TPR,主要是考慮到輕便,踩上去更有軟綿綿的效果.酒瓶塞發泡,主要考慮到質輕。實際上TPE往發泡領域發展,主要是考慮到輕量化,很多場合需要產品質輕,另外材料往輕量化發展,也能降低原材料成本。
有很多剛接觸TPE微發泡材料的客戶在生產過程中就會遇到出現發黃或者是發泡效果不好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此我就跟大家說說在加工過程中要注意哪些情況,從而使我們的TPE微發泡材料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1)一般建議注塑溫度在130-170℃,溫度過高會造成材料表面因發泡過度而有缺陷或造成材料發黃。
(2)微發泡材料不能長時間停留在注塑機筒螺桿內,否則會造成發泡劑的分解而產生不良。中間需停留時,建議先排盡螺桿中的膠料,重新注塑前用普通TPE材料先清洗螺桿。
(3)建議冷卻時間較同硬度產品縮短10%-15%。
(4)注塑成型時鎖模力需根據發泡效果來調節,降低鎖模力能增強發泡效果。
(5)盡量不用保壓或減少保壓。
(6)使用前請混拌或搖勻,發泡效果更佳。
(7)TPE\TPR膠料粘度影響氣體在膠料擴散速度。粘度太低,氣體擴散太快,容易溢出,不容易產生氣泡。如果粘度太高,就限制了氣體膨脹,內壓大孔徑小。要是做開孔效果可以將膠料粘度調小,閉孔效果可以增大膠料粘度。
(8)TPE/TPR的發泡,單單發泡還不夠,還要有交聯劑的作用,才能保證發泡制品的強度,如抗撕裂性,韌性等。
熱塑性彈性體TPE\TPR發泡工藝。
1.擠出發泡加工技術
TPE擠出發泡材料兼顧熱塑性彈性體和發泡塑料所具有的優良特性,可以用作用可吸收沖擊能量和震動能量的座椅、頭枕等制品,提高乘坐的舒適性及減輕碰撞時對人體的傷害。TPE因熔體強度較差等原因難以被加工成發泡級產品,開發出了具有發泡均勻、細密、泡體強度高等特點的擠出發泡級TPE。北京化工大學馮剛和苑會林,研究了發泡劑的用量、成核劑的種類和用量、交聯劑,以及加工參數、螺桿結構對擠出成型工藝制備TPE擠出發泡材料性能的影響,為實現TPE發泡制品的應用提供了科學技術。目前,TPE發泡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還處于初始階段,有待于應用開發,例如TPE發泡材料用作隔震墊片,能在高速的前提下,降低車輪及路面的動力效應,提高舒適、安全的性能。水發泡海綿狀TPE在國外已研制成功,成為今后取代海綿橡膠制作汽車密封條的新趨向。
2.微孔注射加工技術
提高TPE制品的聲學性能,實現內飾件的啞光化,有利于減少駕駛員的視覺疲勞及完善車與乘員的和諧性。MuCell微孔注射加工技術是近年科技創新的綠色化的環保新技術,不同于反應發泡,主要采用物理介質,如超臨界CO2,成核氣泡為微泡沫。微發泡部件較輕、殘余壓力較少,尺寸精度和尺寸穩定性良好,材料消耗較少、成型周期也較短,應用于TPE制品,降低密度,提高了制品的吸收和衰減振動與噪聲的能力。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開發超臨界流體(SCF)發泡技術與核心反向擴展成型工藝相結合,使汽車輕量化,減少對樹脂的消費量,其節約增產率高達30%。
決定發泡的影響因素。
做發泡就像蒸饅頭酵母發面一樣,是發泡劑分解所釋放的氣體,被膠料包圍形成的炮孔,使膠料膨脹形成海綿。決定發泡的主要因素如下:
1.發泡劑的發氣量和分解速度
這個有些類似酵母菌的好壞和活性,一般分解溫度低的發泡劑分解速度,同一種發泡劑,粒徑小的、加工溫度高的發泡速度高。一般發氣量大的分解速度快的,形成的泡孔大,容易形成開孔效果。
2.發泡助劑的影響
分解溫度高于TPE加工溫度的發泡劑正常生產是無法發泡的,需要添加一些助劑來降低分解溫度ZnO及其他鋅鹽效果佳。
3.膠料粘度影響
粘度影響氣體在膠料擴散速度。粘度太低,氣體擴散太快,容易溢出,不容易產生氣泡。如果粘度太高,就限制了氣體膨脹,內壓大孔徑小。要是做開孔效果可以粘度小些,閉孔效果可以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