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CO2)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指將CO2從工業過程、能源利用或大氣中分離出來,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層以實現CO2永久減排的過程。CCUS在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CCS)的基礎上增加了“利用(Utilization)”,這一理念是隨著CCS技術的發展和對CCS技術認識的不斷深化,在中美兩國的大力倡導下形成的,目前已經獲得了國際上的普遍認同。CCUS按技術流程分為捕集、輸送、利用與封存等環節。
CO2捕集是指將CO2從工業生產、能源利用或大氣中分離出來的過程,主要分為燃燒前捕集、燃燒后捕集、富氧燃燒和化學鏈捕集。CO2輸送是指將捕集的CO2運送到可利用或封存場地的過程。根據運輸方式的不同,分為罐車運輸、船舶運輸和管道運輸,其中罐車運輸包括汽車運輸和鐵路運輸兩種方式。
CCUS是目前實現大規模溫室氣體減排的重要技術手段。短期內,我國以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難以改變,發展CCUS可促進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加快傳統高排放行業的轉型發展,對我國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CCUS發展,具體內容包括推動CCUS示范工程建設、加強CCUS技術推廣示范、將CCUS納入綠色債券目錄等。
我國CCUS行業主要政策一覽
資料來源:共研產業咨詢(共研網)
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22年,世界各國共宣布了140余個新的CCUS項目,全球計劃碳封存能力提升了80%,計劃碳捕集能力提升了30%。隨著中歐、南歐、中東和東南亞地區都相繼宣布將開展CCUS項目,全球計劃發展CCUS產業的國家總數已達45個,截至2022年底,全球碳捕集能力達到4590萬噸/年。
2022年全球CCUS項目在運營能力區域分布格局
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署(IEA)、共研產業咨詢(共研網)
就國家而言,美國處于全球領先地位,2022年該國在運營項目碳捕集能力為2050萬噸,占全球總量的44.7%;巴西為870萬噸,占比為49.0%;2022年中國在運營項目碳捕集能力為210萬噸,占比僅為4.6%。
2022年主要國家CCUS項目碳捕集能力
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署(IEA)、共研產業咨詢(共研網)
更多關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行業的全面數據和深度分析,請搜索、收藏共研網,或者購買共研咨詢獨家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行業調查與投資分析報告》!2023-2029年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行業調查與投資分析報告》為共研產業研究院自主研究發布的行業報告,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領域的年度專題報告!2023-2029年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行業調查與投資分析報告》從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發展環境、市場運行態勢、細分市場、區域市場、競爭格局等角度進行入手,分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行業未來的市場走向,挖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行業的發展潛力,預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行業的發展前景,助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行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