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孔鏡技術是由德國人發明的一個很小的內鏡系統,內徑約7.5mm,與脊柱內窺鏡類似,從患者身體后方或側方進入,通過人體天然的椎間孔插入到突出的椎間盤的位置,取出突出的椎間盤,松解神經根,達到解除神經壓迫的目的。手術創傷小,皮膚切口不到1cm,如一粒黃豆大小,術后僅縫1針。是同類手術中對患者創傷最小,花費最少、效果很好的椎間盤突出微創療法。
椎間孔鏡技術是世界上較流行的微創手術。椎間孔鏡其實就是配有燈光、攝像頭的管子,從病人身體側方或者是側后方進入椎間孔進入椎管內,通過攝像頭下面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椎間盤、髓核,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骨組織,然后使用各類工具、鉗子,使突出的椎間盤能夠去除,并且還能夠把這層骨質也部分去除,再用射頻、電極來修復已經破損的纖維環。這種手術創傷非常


小,皮膚切口只有7-8mm左右,整個手術過程中出血量不到20ml,術后皮膚切口僅需要縫一針。所以椎間孔鏡手術是目前所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中創傷最小,并且效果也很好。手術是在局麻下或者是半麻下完成。手術后,第一天患者就可以在腰圍保護下下床活動。一般患者術后通過功能鍛煉和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復發率不超過5%,而且費用不到傳統手術的一半,所以也是最受患者歡迎的微創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