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形象地概括了人與農業與土壤的關系,即農業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土壤是農業的根本。因此,土壤的健康狀況直接決定著農作物的產量比例,也影響著農業種植者的根本利益。
但目前,過度依賴化肥對土壤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嚴重。據相關報道,全球約百分之三十三的土地因土壤鹽堿化、板結、酸化,以及化肥過量使用造成的各種化學污染,已出現中度至高度退化。在我國,土壤污染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 在此背景下,國家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納入農業領域。不得不說的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的“有機肥還田”!笆┯糜袡C肥可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強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使土壤疏松肥沃,緩解土壤鹽漬化,促進作物根系發育,提高它具有抗病抗災的能力。
眾所周知,畜禽糞便有機質含量較高,尤其是雞糞,是農家肥中常用的一種,是一種比較的有機肥。按理說,利用畜禽糞便“有機肥還田”,對土地污染防治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但大家卻忽略了一件事:沒有處理掉,或者是簡直就是堆積了一段時間。如果用于直接還田,短期或長期都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短期內,由于畜禽糞便發酵不徹底和分解良好,氮以尿酸鹽的形式存在,難以被作物直接吸收。燒根、燒苗,甚至直接燒種子的現象,影響出苗率。同時,糞便中攜帶的雜菌(大腸桿菌等)、蟲卵、幼蟲等也會引起土壤病蟲害,大大提高了土壤病蟲害的發生率。 從長遠來看,如果長期使用未發酵的糞便停止還田,問題會更加嚴重。一方面,由于有害菌的優勢,腐爛和霉菌的生長,會導致種植作物的根部和葉面病害的發生,比發酵肥料高出百分之五十左右。另一方面,惡劣的生存環境也會導致土壤中的蚯蚓和各種有益生物急劇減少,從而導致肥力喪失,加劇土壤板結。
更為嚴重地是,畜禽糞便中的重金屬即使堆肥發酵也難以去除。畜禽糞便作為有機肥還田,會導致重金屬直接進入食物鏈,增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