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板現貨------產品標價為出廠價--不包含運費和稅點------請聯系魏經理 確定運費----所有貨物均走物流發貨。
我市明確,到“十四五”末,全市制造業營業收入和產值要比2020年翻一番,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0%左右,建成長三角中心區產業轉移優選地、中原地區新興制造業基地和新能源基地、皖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區,縣域制造業發展能級全面提升。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積極培育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綠色食品4個千億級產業,綠色建筑建材、生命健康、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紡織服裝4個五百億級產業和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及百億級企業,制造業規模邁入全省先進行列。
——創新能力取得突破。到“十四五”末,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5%左右,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0%左右。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35%以上。
——質量效益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畝均稅收年增長10%以上。制造業利潤率提升到6%以上,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六項行動發力
確定總體目標的同時,我市明晰了實現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倍增”的重點任務:實施重點產業壯大、優質企業引育、提質增效、產學研協同創新、園區提升、數字賦能等六項行動。
強化產業“集聚效應”,發揮產業“規模效應”,是實現制造業“倍增”的重中之重。六項行動的第一個,就是重點產業壯大行動,即圍繞我市明確的十大特色產業中的8個制造業產業,強化“龍頭十配套”培育,持續壯大重點產業規模。
其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方面,著力打造風、光、火、熱、儲、氫和生物質能“七位一體”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產業集群,持續壯大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市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2000億元。
新材料產業方面,大力發展煤基、高性能纖維和生物基新材料,硅基、磁性、鋁基新材料,力爭“十四五”末總產值超1000億元。
綠色食品產業方面,大力發展糧油精深加工、肉禽加工、白酒、綠色有機功能性食品和乳制品,力爭“十四五”末總產值達1000億元。
生命健康產業方面,大力發展化學制藥、現代中藥、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力爭“十四五”末總產值達到500億元。
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大力發展汽車及零配件、農機裝備、機械電子、新能源汽車,力爭“十四五”末總產值達500億元。
電子信息及光電顯示產業方面,推動電子元器件、智能終端、光電顯示、電子化工新材料發展,力爭“十四五”末總產值超200億元。
紡織服裝產業方面,做好服裝家紡、紡織織造、特種紡織等,力爭“十四五”末總產值達500億元。
綠色建筑建材產業方面,發展新型建筑材料、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水泥制品等,力爭“十四五”末總產值達600億元。
此外,我市還將堅持“培育+引進”,實施優質企業引育行動;堅持“發展十質效”,實施提質增效行動;堅持“科創+產業”,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行動;堅持“平臺十項目”,實施園區提升行動;堅持“數字十制造”,實施數字賦能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