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電力需求側管理?
答:電力需求側管理,是指通過提高終端用電效率和優化用電方式,在完成同樣用電功能的同時減少電量消耗和電力需求,達到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實現低成本電力服務所進行的用電管理活動。
2、什么是節約用電?
答:節約用電是指通過加強用電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節電措施,以減少電能的直接和間接損耗,提高能源效率和保護環境。
3、我國的節能總方針是什么?
答:節能的總方針是: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優先地位。
4、節約用電的意義是什么?
答:解決能源問題,必須長期堅持貫徹開發與節約并重的方針,并把節約能源放在重要位置。電能是極寶貴的二次能源,節約用電是節約能源的重要內容。節約用電,就是要不斷提高電能利用技術水平,不白白浪費電能,讓每kWh的電能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節約用電的意義在于:
(1)節約電能,也就是節約發電所需的一次能源,從而使全國的能源得到節約,可以減輕能源和交通運輸的緊張程度;
(2)節約電能,也就意味著相應地節省國家對發、供用電設備需要投入的基建投資;
(3)節約電能,必須依靠科學與技術的進步,在不斷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情況下,節電同時必定會促進工農業生產水平的發展與提高;
(4)節約電能,要靠加強用電的科學管理,從而會改善經營管理工作,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5)節約電能,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電能損失為企業減少電費支出,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從而使有限的電力發揮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提高電能利用率,更為有效地利用好電力資源。
5、節約用電的方式有哪些?
答:節約用電可以通過管理節電、結構節電和技術節電三種方式。管理節電是通過改善和加強用電管理和考核工作,來挖掘潛力減少消費的節電方式;結構節電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工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來達到節電的方式;而技術節電則是通過設備更新、工藝改革、采取先進技術來達到節電的方式。
6、節約用電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答:節約用電的主要途徑有:
(1)改造或更新用電設備,推廣節能新產品,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正在運行的設備(包括電氣設備,如電動機、變壓器)和生產機械(如風機、水泵)是電能的直接消耗對象,它們的運行性能優劣,直接影響到電能消耗的多少。早先生產的設備性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變得落后,再加上長期使用磨損老化,性能也會逐步變劣。因此對設備進行節電技術改造必然是開展節約用電工作的重要方面。
(2)采用高效率低消耗的生產新工藝替代低效率高消耗的老工藝,降低產品電耗,大力推廣應用節電新技術措施。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應用會促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產品質量的改善和電能消耗的降低。
(3)提高電氣設備經濟運行水平。設備實行經濟運行的目的是降低電能消耗,使運行成本減少到最低限度。在多數情況下,生產負載或服務對象的要求是一個隨機變量,而設計時,常按最大負荷來選配設備能力,加之設備的能力又存在有級差,選擇時常選偏大一級的,這樣在運行時,就不可避免會出現匹配不合理,使設備處于低效狀態工作,無形之中降低了電能的利用程度。經濟運行問題的提出,就是想克服設備長期處于低效狀態而浪費電能的現象。經濟運行實際上是將負載變化信息反饋給調節系統來調節設備的運行工況,使設備保持在高效區工作。
(4)加強單位產品電耗定額的管理和考核;加強照明管理,節約非生產用電;積極開展企業電能平衡工作。
(5)加強電網的經濟調度,努力減少廠用電和線損;整頓和改造電網。
(6)應用余熱發電,提高余熱發電機組的運行率。
7、國家鼓勵的節約用電措施有哪些?
答:(1)推廣綠色照明技術、產品和節能型家用電器;
(2)降低發電廠用電和線損率,杜絕不明損耗;
(3)鼓勵余熱、余壓和新能源發電,支持清潔、高效的熱電聯產、熱電冷聯產和綜合利用電廠;
(4)推廣用電設備經濟運行方式;
(5)加快低效風機、水泵、電動機、變壓器的更新改造,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6)推廣高頻可控硅調壓裝置、節能型變壓器;
(7)推廣交流電動機調速節電技術;
(8)推行熱處理、電鍍、鑄鍛、制氧等工藝的專業化生產;
(9)推廣熱泵、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技術;
(10)推廣遠紅外、微波加熱技術;
(11)推廣應用蓄冷、蓄熱技術。
8、國家對明令淘汰的低效高耗電的設備、產品有哪些規定?
答:國家禁止生產、銷售明令淘汰的低效高耗電的設備、產品,并且禁止在新建或改建工程項目中采用這些設備,違反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節約用電主管部門會同項目審批單位責令其停止建設,并依法追究項目責任人和設計負責人的責任。對于正在使用淘汰設備的,應限期停止使用,且不得轉移他人使用,違反規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9、降低線損的措施有哪些?
答:降低線損是供電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降低線損的主要措施有:
(1)做好供電的技術管理、計量管理和用電管理等工作。
(2)減少變壓級數。每經一次變壓大約要消耗1%~2%的有功功率,變壓級數越多,損耗就越大。
(3)就地平衡無功,在受電地區裝設必要數量的無功補償設備,減少線路輸送無功的數量。
(4)適當改變線路,綜合規劃,對某些不合理的送、配電線路,如負荷過重或迂回曲折很長的線路,應適當進行改造,必要時增建第二回路。
(5)提高電網運行的電壓水平。電網運行時,線路和變壓器等電氣設備的絕緣所容許的最高工作電壓,一般不應超過額定電壓的10%,因此,電網運行時,在不超過上述規定的條件下,應盡量提高運行電壓水平,以降低功率和電能損耗,如果線路電壓提高5%,線路中的能量損耗約會降低9%。
(6)最佳潮流分配。電力系統的經濟負荷分配主要是電廠之間有功負荷的分配。引起電網線損的不只是有功負荷,還有無功負荷,合理分配調度有功、無功負荷潮流,將使電網的線損進一步降低,滿足經濟調度的全面要求。
10、電動機主要有哪些節電措施?
答:(1)新購電動機應首先考慮選用高效節能電動機,然后再按需考慮其他性能指標,以便節約電能。
(2)提高電動機本身的效率,如將電動機自冷風扇改為它冷風扇,可在負荷很小或戶外電動機在冬天時,停用冷風扇,有利于降低能耗。
(3)將定子繞組改接成星三角混合串接繞組,按負載輕重轉換星形接法或三角形接法,有利于改善繞組產生的磁動勢波形及降低繞組工作電流,達到高效節能的目的。
(4)采用其他連續調速運行方式。如使用調壓調速器、變極電動機、電磁耦合調速器、變頻調速裝置等。
(5)更換“大馬拉小車”電動機,“大馬拉小車”除了浪費電能外,極易造成設備損壞。另外,合理調整電動機配套使用,可使電動機運行在高效率工作區,達到節能的目的。
(6)合理安裝并聯低壓電容進行無功補償,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數,減少無功損耗,節約電能。
(7)從接頭處通往電能表及通往電動機的導線截面應滿足載流量,且導線應盡量縮短,減小導線電阻,降低損耗。
以上措施可以分別采用,也可多項同時采用?傊瑢﹄妱訖C采取一些必要的技術節能措施,既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利,也可使用戶減少電費支出。
11、變壓器主要有哪些節電措施?
答:變壓器的節電技術主要分為設計制造方面和生產運行方面兩部分。設計制造方面的節電技術是利用新型電磁材料、新型的生產工藝開發研制出高效節能變壓器,用以更新改造低效變壓器。在生產運行方面的節電技術則是利用新的技術手段或加強運行管理,使變壓器經常保持在高效區運行。
12、風機主要有哪些節電措施?
答:降低風機耗電量的措施有:①合理選配風機。主要指選擇風機時,其風量與風壓應滿足生產工藝的需要;②采用高效風機;③風機調速運行;③改造風機。主要從改變風機葉片長度、改變風機葉片的材質、減少風道阻力等方面進行。
13、泵類的節電技術主要有哪些?
答:泵的節電措施和方法有:①改造低效泵。主要指更新或換葉輪,多級泵采用減級運行,單級泵揚程過高的,采用車削葉輪直徑的辦法;打磨葉輪流道,提高流道光潔程度,減少水頭損失,提高檢修、裝配質量,定期進行運行維護,保持密封良好,減少泄漏損失;②降低管道阻力;③選用合理的調節方式;④合理選型。包括確定泵的型號、臺數、規格、轉速以及配套的電動機及相應的調節方式。
14、電加熱設備的節電技術有哪些?
答:電加熱設備節電技術主要有:①正確選擇電加熱爐的爐型。正確選擇電加熱爐的爐型是從根本上搞好節電的保證;②采用輕體耐火保溫材料,減少散熱損失;③采用先進的加熱元件;④改進工藝和設備;⑤采用微機自動控制;⑥加強管理,組織實行專業化集中生產等。
15、電氣照明主要有哪些節電措施?
答:照明節電的措施有:①選用高效電光源和燈具。在保證照明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照明用電量的根本措施就在于提高照明設備的效率,即提高光源與燈具的效率;②合理地控制照明時間。照明時間應根據需要掌握,隨用隨開,這是節電的一項有效措施;③充分利用自然光,充分利用太陽光是實現照明節電的重要部分。
16、變流裝置主要有哪些節電措施?
答:變流裝置減少損耗的主要措施有:
(1)選型時盡可能選用自冷式硅變流裝置,這樣可以減少冷卻系統的耗電量。
(2)采用風冷式硅整流裝置,風機的投切應根據負荷及室溫進行自動控制。
(3)采用氧化鋅避雷器替代交流側RC過電壓保護裝置。
(4)對雙反星形接線的整流器,加裝按負荷變化的自動投切裝置。
(5)對于牽引用的整流器,可以在整流站內裝設逆變器,在牽引制動時,將制動的電能反饋輸入電網,抵補部分電能損耗。
(6)按損耗最小的原則使多臺整流器并列運行,這樣可減少整流器損耗,節約電能,使變流裝置達到經濟運行。
17、空調裝置主要有哪些節電途徑和措施?
答:空調裝置的節電途徑與措施主要有:
(1)減少空調的冷、熱負荷。主要方法有:改善建筑物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與光學性能;采用高效冷光光源,選擇合適的照度,采用鑰匙控制開關來控制室內主要用電器具。
(2)提高空調裝置的運行效率。主要方法有:選擇單機效率高的制冷機、風機、水泵電機等設備;單機容量和臺數可與冷(熱)負載變化規律相匹配,實行經濟運行;采用經濟合理的調速方式,使單機與系統保持在高效區運行。
(3)規定合理的溫、濕度標準,采用多功能溫控器,對室內的空氣溫、濕度進行自動調整。
(4)對風管進行保溫隔熱,消除漏風,減少系統的循環風量。
(5)回收排風中冷量(或熱量),用于對新風量的預冷(或預熱)。
(6)中央空調系統可采用蓄冷技術,即可采用蓄冰(或冷凍水)制冷方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