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現在最熱門的5G話題,大家都會想起一家企業——華為。而回顧整個通訊技術發展歷史,幾乎都一次行業的技術新潮都與華為這家公司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華為,這家年收入3950億的企業能成為世界通訊行業的巨頭,與其研發創新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申請的專利數量高達5405件,位居全球第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創新活動正在歷史性地“從西方轉向東方”。
上海眾有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祥鳴先生從工科學院畢業進入工廠,從車間生產工到維修員到技術骨干,再到今天上海眾有的掌舵者。他時刻將技術研發、科研創新作為公司的第一財富,在郭總的組織領導下,上海眾有在制冷行業大力研發,鼓勵工程師科研創新,在除濕機、恒溫恒濕機、精密空調、加濕器等設備技術上取得了突出成果,共獲取國家級專利50余項。
研發技術獲得專利認可,不僅象征著企業研發水平高,產品技術優勢明顯,同時也象征著企業精益求精,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社會效益。
以專利“恒溫恒濕機微通道冷卻裝置”為例,此技術通過采用多個微型通道的扁管與左集液管以及右集液管連接,多個扁管之間固定設置波浪形散熱翅片,相比于原先的翅片式散熱結構,減少了90%左右的焊點,從而解決了焊點多容易造成虛焊等貢量問題,而且也能夠降低人工成本。原有的翅片式散熱結構需要采用銅管連接,采用微型通道的扁管,能夠減少95%以上的銅管使用,在達到同等冷卻效果的條件下,相比于原有的散熱翅片式結構,材料成本降低60%,人工成本降低達50%,使用壽命長。
眾有風冷冷凝機組
專利證書的獲取不僅需要大量的科研經費投入,更需要長時間的試錯已經經驗積累,專注成就專業。郭總從學生時代開始,便是學的制冷專業,進入社會之后從基層員工開始不斷的提升、完善,鉆研空調制冷行業的技術奧秘。郭總這種對制冷行業十年如一日的專注精神同時也深刻影響著眾有的企業文化。上海眾有實業有限公司從2008年創立以來始終專注除濕機、恒溫恒濕機領域的研發、生產、設計安裝。累計完成的工程案例超過10萬個,其中“上海世博會冰島館管道除濕機項目”、“上汽集團恒溫恒機項目”“上海耀皮集團玻璃生產車間恒溫恒濕項目”等大型項目取得成功佐證了上海眾有在制冷行業的專業。
作家格拉德威爾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倍鴮τ谥圃炱髽I來說同樣如此,持續不斷的創新、十年如一日的專注是企業成為頂尖的必要條件。上海眾有未來將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以技術研發為驅動力,致力于成為全球優秀的空氣解決方案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