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對于電網系統設計來說,肯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了,這塊其實內容很多,就做一個簡單的梳理總結,有一些工程實踐中的認識,希望可以互相印證。
無功對應電壓,有功對應頻率,應該是一個比較普遍大概的認識,當然沒錯。所以無功補償和電壓調節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調度考核的重要指標。
無功補償概述和原則
無功功率比較抽象,它是用于電路內電場與磁場的交換,并用來在電氣設備中建立和維持磁場的電功率。它不對外作功,而是轉變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電磁線圈的電氣設備,要建立磁場,就要消耗無功功率。比如40瓦的日光燈,除需40多瓦有功功率(鎮流器也需消耗一部分有功功率)來發光外,還需80乏左右的無功功率供鎮流器的線圈建立交變磁場用。由于它不對外做功,才被稱之為“無功”。
電力系統的無功補償與無功平衡是保證電壓質量的基本條件, 首先是一些重要原則當然很多是國網的原則,雖說要擺脫國網思路束縛,但是有些好東西還是要保留。
分層分區補償原則: 有鑒于經較大阻抗傳輸無功功率所產生的很大無功功率損耗和相應的有功功率損耗,電網無功功率的補償安排宜實行分層分區和就地平衡的原則。所謂的分層安排,是指作為主要有功功率大容量傳輸即220--500 kV電網,宜力求保持各電壓層間的無功功率平衡,盡可能使這些層間的無功功率串動極小,以減少通過電網變壓器傳輸無功功率時的大量消耗;而所謂分區安排、是指110k V及以下的供電網,宜于實現無功功率的分區和就地平衡。
電壓合格標準:
500kV母線:正常運行方式時,最高運行電壓不得超過系統額定電壓的+10%;最低運行電壓不應影響電力系統同步穩定、電壓穩定、廠用電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級電壓調節。
發電廠和500kV變電所的220kV母線:正常運行方式時,電壓允許偏差為系統額定電壓0~+10%;事故運行方式時為系統額定電壓的的-5%~+10%。
發電廠和220kV變電所的110kV~35kV母線:正常運行方式時,電壓允許偏差為相應系統額定電壓-3%~+7%;事故后為系統額定電壓的的±10%。
帶地區供電負荷的變電站和發電廠(直屬)的10(6)kV母線:正常運行方式下的電壓允許偏差為系統額定電壓的0~+7%。
無功補償配置原則:各電壓等級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的分組容量選擇,應根據計算確定,最大單組無功補償裝置投切引起所在母線電壓變化不宜超過電壓額定值的 2.5%,并滿足主變最大負荷時,功率因數不低于0.95。
電倍優智能節電系統功能簡介
1.有效節約電能10%-30%
2.降低用電負載線路電流
3.降低用電峰值
4.減少諧波干擾
5.較少線路及用電負載熱損耗
6.提升用電負載使用效率及功率因素
7.延長用電負載的使用壽命
8.輔助穩定電壓
9.智能調控三相不平衡導致的電能浪費
10.適用于所有感性負載(有電動機驅動的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