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導率儀測定原理:電導率儀的測量原理是將兩塊平行的極板,放到被測溶液中,在極板的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勢(通常為正弦波電壓),然后測量極板間流過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電導率(G)-電阻(R)的倒數,由導體本身決定的,電導率的基本單位是西門子(S),原來被稱為歐姆。因為電導池的幾何形狀影響電導率值,標準的測量中用單位電導率S/cm來表示,以補償各種電極尺寸造成的差別。單位電導率(C)簡單的說是所測電導率(G)與電導池常數(L/A)的乘積.這里的L為兩塊極板之間的液柱長度,A為極板的面積。
參比溫度參比溫度指的是您希望將當前溫度換算到哪個溫度。電導率測量與溫度密切相關(每 ℃ 約帶來 2% 變化)。只有所有樣品的溫度相同或數值補償換算到某一參比溫度時,結果才能對比。通常情況下,使用線性溫度補償。操作人員必須選擇 20 °C 或 25 °C 作為參比溫度。測量溫度與參比溫度之間的差值乘以補償系數 α(單位為 %/°C)。之后,用百分比補償電導率讀數。儀器不采用溫度補償時,測得液體電導率為該液體在其測量時液體溫度下之電導率。電導常數在測量過程中,電導電極兩個極板間有效面積和有效距離的比率而每支電導電極的實際電導常數通過標準液校正得到。
電導電極如何使用?為保證電導率儀器的測量精度,必要時,儀器使用前,用電導率儀對電極常數進行重新標定,同時,應定期進行電導電極常數標定,如出現誤差較大時應及時更換電導電極。在測量高純水時應避免污染,正確選擇電導電極的常數,并最好采用密封、流動的測量方式。否則,其電導率值將很快升高,這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入高純水后,就變成了具有導電性的碳酸根離子而影響測量值。為確保測量準確度,電導電極使用前應用小于0.5us/cm的去離子水(或蒸餾水)沖洗3次,然后,用被測試樣沖洗3次后方可測量。儀器測量后顯示的值已折算到25℃測量值,如不需補償,拔去溫度電極儀器顯示25℃,測量的值就是當時的溶液的電導值。